[发明专利]多级异步涡扇式太阳能热力聚风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75145.3 | 申请日: | 2013-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45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戚荣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戚荣生 |
主分类号: | F03D9/00 | 分类号: | F03D9/00;F03D1/04;F03D11/00;F03G6/06;F03G6/04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苏看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级 异步 涡扇式 太阳能 热力 风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再生能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级异步涡扇式太阳能热力聚风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进入21世纪,石化能源的短缺和煤炭资源的匮乏,同时又造成了电力资源的紧张,而遍及各地的火力发电排放、汽车尾气排放及工业污染这三大排放又促使空气环境的急剧恶化,并已严重的威胁着国家能源的安全和国民赖以生存的空气环境质量。这种状况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
所以充分利用可再生的太阳能源、风力资源以及地下能源,并将其转化成洁净环保的新能源,已成为全体国民的当务之急。但实际情况并不乐观,例如,太阳能源和风力资源的利用现状,虽有一定的起色却成效渺茫……
大自然的各种资源都是可以开发的,包括太阳能热力的开发和储存、太阳能源智能利用、太阳能量的激光转化、自然风能的可控控制利用和人造风能、地球引力的借助和储存、雷电(闪)电力资源的收集、自然(环境)灾害状况的控制和利用等等,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已成为人类不懈努力的方向。
例如风能发电项目,现有技术始终未能突破几兆瓦的装机容量,更由于自然环境的无法控制,使得项目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大大提高,设备运行安全和并网质量很难如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全方位人造聚风的多级异步涡扇式太阳能热力聚风发电装置。
该聚风发电装置改变了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投资预期效果不好、产品的商业化非常困难的现状。同时也改变了我国现有的发电方式,不消耗稀缺能源和石化能源,却又能实现零碳排放,还会提升国家节能减排的国际位阶。给广大的贫风带地区带来能够实用的清洁能源和巨大的经济效益,采用这种新技术,从根本上突破了过去的种种制约,基本上贫风地区及内陆风资源难以利用的地区均可使用本裝置。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多级异步涡扇式太阳能热力聚风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以及垂直设置的四面风墙,风墙两面均排列有风门,所述风墙内设置有聚风通道,所述四面风墙围绕基座中间设置的涡轮聚风通道均匀对称分布,所述基座下端设置有透光屋顶,所述涡轮聚风通道下方设置有蓄热池,蓄热池通过光伏电池发电系统获取能量初步加热基座底部的空气,所述基座底部还设置有太阳能热力装置对空气进行二次加热,所述涡轮聚风通道内设置有磁悬浮多级异步涡扇,磁悬浮多级异步涡扇通过垂直轴连接发电机。
所述聚风通道共设置八个,其中每面风墙内设置两个。
所述聚风通道为外大内小的锥形体,风进入涡轮机聚风通道被压缩后,在排风口形成风速大于每秒几十米的“聚风”使涡轮机叶片凹形面受力旋转。
所述聚风通道外低内高倾斜40度,聚风通道连续排列,围绕在磁悬浮多级异步涡扇的周围,形成一个外大内小的锥形园环体。
所述磁悬浮多级异步涡扇设置在聚风通道的排风口处。
所述聚风通道的排风口处,设置可调垂直排风门。
所述涡轮聚风通道上端设置有可调泄风门,按发电机的额定转速75转/分, 调节排风门、泄风门以获得50Hz的发电频率满足并网要求。
所述涡轮聚风通道上小下大,喇叭形涡轮聚风通道能全方位将200m高空数万平方米的风能聚集起来,保证了风能的来源。
该太阳能热力聚风发电装置顶端的涡轮聚风通道外围设置有休闲观光平台,由于该太阳能热力聚风发电装置建成以后有200米高,会成为坐标式建筑。该装置不冒烟无污染又是国内新能源发电的第一个项目,可在该聚风发电装置顶端建成旋梯攀登式旅游景点项目或休闲娱乐项目。
所述休闲观光平台为多层,平台内设置有恒温游泳池、休闲歌厅和/或旋转餐厅。
多级异步涡扇式太阳能热力聚风发电系统项目,充分利用巨型对接式双喇叭口状元型太阳能塔所产生的虹吸原理,结合太阳能热力加速形成的可控人造聚风上升动力,推动系统设置的磁悬浮多级异步涡扇,并驱动垂直轴发电机的转子,进行发电。系统杜绝了火力发电厂传统的烧煤发电污染空气环境模式。
本项目不烧煤不冒烟无污染,不存在空气环境污染及煤电价格倒挂涨电价等问题,因为该发电设备只“烧”太阳能,所以每度电几分钱的特低发电运行成本,又是该项目的特有亮点。
本项目的科技创新成果在于——充分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这一可再生清洁能源,利用垂直设立的巨型塔式有型气道特有的虹吸增压原理,通过高科技手段实现的逆卡诺能量转化产生的巨大太阳能热力和空气温差增速上浮动力,实现大功率太阳能热力聚风发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戚荣生,未经戚荣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51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热警示功能的保温杯盖及保温杯
- 下一篇:工艺品时钟马克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