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叶风扇在审
申请号: | 201310074324.5 | 申请日: | 2013-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97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大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大林 |
主分类号: | F04F5/16 | 分类号: | F04F5/16;F04F5/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000 浙江省金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扇。特别地,但不是排除性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家用风扇,如家用台扇,用于增加室内、办公室和其它环境中的空气循环和空气流动。
背景技术
传统的家用风扇通常包括马达和由马达驱动进行旋转运动的一组叶片或叶轮。该组叶片通常位于笼子内,该笼子允许空气流穿过,然而却阻止人体接触到旋转的叶片。但是在某些情况下,该种风扇还存在着人体触及到该组旋转叶片的危险。
1949年11月15日,美国专利US2488467公开了一种没有外露风叶的风扇,该种风扇包括基座和设置在基座上的环形喷嘴,基座包括马达和由马达驱动的风叶,旋转的风叶向环形喷嘴提供气流,该种环形喷嘴包括环形外壳、位于环形外壳内的空腔、排气口和位于环形喷嘴中心部的开口,来自基座的气流被输送到空腔中并被排气口喷射。该种风扇提供了较为均匀的气流并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但是,该种风扇在远距离观察,不能确认风扇是否处于正常的出风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改进的风扇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种易于确认是否处于正常出风状态的风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叶风扇,所述无叶风扇包括喷嘴和用于产生通过所述喷嘴的气流的产生装置,所述喷嘴包括外壳、位于所述外壳内的空腔和设置于所述外壳上的排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叶风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空腔中的飘带,并且所述外壳至少部分是透明的。
有利地,该种风扇不需要外露风叶就能产生空气流并形成冷却的效果;由于在喷嘴的空腔中设置有飘带,当风扇处于正常出风状态时,所述飘带就会舞动,这种舞动可以通过透明的外壳被使用者所发现,这样很容易确认风扇是否处于正常的出风状态。
优选地,所述外壳全部是透明的。这样飘带的舞动可以在喷嘴的四周都能被发现或确认,同时,全部透明的外壳有利于减少对自然光或人造光的阻挡,有利于使用者近距工作或阅读。
所述透明材料包括透明性树脂,如有机玻璃(化学名称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C材料(化学名称为聚碳酸酯)、PS材料(化学名称为聚苯乙烯)、PET材料(化学名称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
所述飘带包括彩色的飘带。飘带优选地采用密度低的材料来制造,例如丝绸材料。
喷嘴的外壳可以具有多种形状,所述外壳包括圆球形外壳、椭球形外壳和椭球形外壳等;所述外壳的平均厚度通常在1mm至5mm之间,优选地在1mm至3mm之间;所述外壳通常关于一轴线基本对称;所述排气口的出口方向与所述轴线的夹角通常在-25°至25°之间,优选地在-15°至15°之间。
当所述排气口的出口方向与所述轴线的夹角为负值时,气流在行进过程中逐渐靠近所述轴线,这时喷嘴所输出的气流较为集中;反之,所述排气口的出口方向与所述轴线的夹角为正值时,气流在行进过程中逐渐远离所述轴线,这时喷嘴所输出的气流较为分散。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喷嘴的外壳由有机玻璃所制成,透明的外壳限定出大致为圆球形的空腔和排气口,其圆球形的空腔的直径约为300mm。
喷嘴的排气口优选地为缝隙状排气口,其排气口在出口处的宽度通常在0.5mm至10mm之间,优选地在1mm至5mm之间。
所述产生装置用于产生通过喷嘴的气流,所述产生装置通常包括叶轮罩、位于叶轮罩内的叶轮和驱动叶轮旋转工作的马达;所述马达可以是交流马达,也可以是直流无刷马达;所述叶轮可以是离心叶轮,也可以是混流叶轮,优选地为混流叶轮。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风扇包括基座和安装在基座上的喷嘴,该基座包括外壳和位于外壳内的产生装置,该产生装置包括叶轮罩、叶轮和马达,该基座大致为圆柱形,该基座的直径约为145mm,该基座的高度约为210mm,该叶轮的转速位于2500rpm至9000rpm之间。
所述风扇可以是台扇,可以是壁扇,可以是吊扇,可以是落地风扇,还可以是其它类型的风扇。
附图说明
图l是本发明的风扇的正面示意图。
图2是图l所示的风扇沿A—A线截取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大林,未经陈大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43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