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缓解神经痛的经修饰的SIP30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074192.6 申请日: 2013-03-08
公开(公告)号: CN104031138A 公开(公告)日: 2014-09-10
发明(设计)人: 郭宁;杨继斌 申请(专利权)人: 苏州晶奇生物纳米技术有限公司;江苏省赛诺雅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K14/47 分类号: C07K14/47;A61P25/0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15123 江苏省苏州工业***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缓解 神经痛 修饰 sip30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经修饰的SIP30,这种经修饰的SIP30的分子量更小,易于通过脑血屏障。

背景技术

神经痛是一种长期且慢性的疼痛,成因复杂,常见得,多源于组织的损伤,也有因为糖尿病或肿瘤等疾病诱发的。而对于神经痛的治疗或缓解,当前所用的药物不多,且广泛运用的合成化学的镇痛药物实际上在临床上都显示有明显的副作用。

US20120245216A1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与SNARE(synaptosome-associated protein receptors)位点作用的SNAP25(synaptosome-associated protein of 25kDa)的SIP30(SNAP25interating protein of30kDa),可作为一种治疗或缓解神经痛的药物。

SIP30具有266个氨基酸,本身在脑里有丰富表达,尤其是在上下丘脑,在海马体中几乎不表达。但在健康生物体内,例如健康鼠的脑内几乎不表达,但作为患有脑瘤后期的鼠脑,尤其是上下丘脑内高表达。

本发明所述的SIP30的改进是基于US20120245216A1的美国专利申请所公开的内容的基础上所作出的经修饰的生物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修饰的SIP30的仍然保留与SNARE受体蛋白结合的蛋白质,并且能够提高通过血脑屏障的效率,从而提高生物利用率。

SIP30是分子量为30kDa的蛋白质,但其与SNAP25作为的主要区域为靠近膜区域形成colied-coli结构的重复片段的区域,以下简称CCS区域。这个区域及发明人确认,发现也是与SNAP23相结合的区域,即SIP30与SNAP25和SNAP23具有相同的结合区域。并且只能结合后,SIP30才能出现三级结构的转变,从而暴露了另两个区域(140-233,以及His富集的末端区域),从而发挥缓解神经痛作用。(由于US2012245216A1中已经明确上述结构域的氨基酸序列,本申请未附可机读的氨基酸序列表。)

实事上,仅保留这三个区域或以上的SIP就可以实现上述功能,因此可以在保留这三个结构域的基础上,修饰其它部分肽链,剪切其它部分也可以发挥作用,从而使其在通过血脑屏障时更为迅速。

原因可能在于SIP30与SNAP23仍然具有特异性的结合,并且SNAP23相比于SNAP25在神经细胞的树突状细胞中更为丰富,从而当SIP30与其结合时,更能阻断痛觉在神经中的传递。

为进一步确认,SNAP23和SIP30的特异性,使用GST pull-down assay进行共免疫沉淀,转染鼠脑瘤恶性细胞。S35标记的SIP30由体外转录和翻译。GST-SNAP25、GST-SNAP23和GST突触蛋白1A融合蛋白在E.coli中表达。GST突触蛋白1A融合蛋白作为控制组。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SIP30,然后将其孵育到磁珠上,然后经过三组测试物,发现SIP30能够与GST-SNAP25和GST-SNAP23。

用经修饰的本发明的SIP30同样重复上述实验,仍然发现相同的结果,证明经修饰的本发明的SIP30能够与SNAP25和SNAP23结合。因此,表明具有上述三个结构域的经修饰的SIP30已经能够达到与SNARE受体特异的结合能力,并通过在US2012245216A1中的研究证明其具有镇痛能力。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FIGO分期为III期的患有脑瘤并疼痛烦燥的鼠分为两组(组A和组B),分别将未经修饰的SIP30、以及本发明的经修饰的SIP30,600IU注射的到患有脑瘤的鼠中,发现均有鼠A组和鼠B组都在8小时后明显能够入睡,不再烦燥,持续给药后,显示具有持续缓解作用。

实施例2

3天后,将上述鼠A组和B组分别通过静脉给药安乐死后,取其大脑皮层和上下丘脑组织进行定量测量,通过SIP30的特异性兔抗鼠抗体,以及经修饰的本发明的兔抗鼠抗体定量测定,发现组B鼠的本发明的经修饰SIP30的量明显多于组A鼠组的未经修饰的SIP30。可见,经修饰的SIP30可能在空间结构上更为有效得通过血脑屏障,进而可以明确其生物利用率应该会有与之相应的进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晶奇生物纳米技术有限公司;江苏省赛诺雅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晶奇生物纳米技术有限公司;江苏省赛诺雅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41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