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司牛角组织培养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74077.9 | 申请日: | 2013-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0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牟豪杰;陈志;汪一婷;吕永平;周迪江;陈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陈继亮 |
地址: | 310021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牛角 组织培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植物茎尖培养技术,主要是一种司牛角组织培养的方法。背景技术
司牛角(Duvalia angustiloba),为萝藦科(ASCLEPIADACEAE)玉牛角属(Duvalia)多肉植物,产于非洲南部,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环境。不耐寒,怕高温,耐干旱但不耐湿,以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为好,冬季温度不低于5℃。司牛角植株小巧玲珑,茎肉质状短而粗,4~6棱,棱边有排列不规则的齿,花着生在新茎上,单生或集生于短花梗上,观赏价值较高,目前主要用于盆栽观赏,适合阳台、窗台和书桌点缀。
司牛角繁殖方式主要采用分株和扦插繁殖。分株一般在春季4~5月换盆时进行,将生长过密的植株扒开分栽,因根系少而浅,栽植后不宜多浇水,保持盆土稍湿润即可。扦插应选择充实、短而粗的茎杆作插穗,剪口不宜过大,稍干燥后再插入沙床。传统繁殖方式受季节、年限及栽培技术限制严重,每年繁殖数量有限,不利用司牛角的推广。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被认为是目前最高效的植物种苗快繁技术手段,目前,国内外尚未见到利用植物组培技术对司牛角进行快速繁殖的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司牛角组织培养的方法,解决建立良好的司牛角组培再生体系,为司牛角种苗生产、新品种创制及品质遗传改良等做好技术支持。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这种司牛角组织培养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外植体的选取及处理:选取司牛角种子作为起始材料,将收集到的司牛角种子经过浸种2h后,选择沉在容器底部的种子作为外植体,作为组培用外植体;
2)、种子萌发:在超净工作台上,将经过表面消毒的司牛角种子转移至无菌接种盘中,用无菌滤纸吸去外植体表面水分,接种于种子萌发培养基MS或1/2MS培养基中进行种子萌发,培养温度25±2℃,光照时间为12~14h/d,光照强度为45~60μ·mol·m-2·s-1;
3)不定芽诱导:种子萌发获得的干净、成活材料在无菌工作台上接种于不定芽诱导培养基MS+6-BA3.0~5.0mg/L+NAA0.05~0.2mg/L中,进行不定芽的诱导,培养温度25±2℃,光照时间为12~14h/d,光照强度为45~60μ·mol·m-2·s-1;
4)不定芽增殖:在无菌工作台上,将不定芽诱导培养获得的1~2cm高的不定芽2~3个一丛,利用无菌的解剖刀将丛芽基部造成伤口,接种于不定芽增殖培养基中增殖,不定芽增殖培养基为MS+6-BA1.0~3.0mg/L+NAA0.05~0.2mg/L,培养温度25±2℃,光照时间为12~14h/d,光照强度为45~60μ·mol·m-2·s-1;
5)、不定芽生根诱导:将高生长到3~5cm的丛生不定芽3~5个一丛,接入生根培养基中进行不定根的诱导,生根培养基为MS+IBA0~1.0mg/L或1/2MS+IBA0~1.0mg/L或MS+NAA0~1.0mg/L或1/2MS+NAA0~1.0mg/,培养温度25±2℃,光照时间为12~14h/d,光照强度为45~60μ·mol·m-2·s-1,生根率95%以上;
6)、组培苗驯化及移栽:丛生不定芽基部长出3~5条2~3cm的不定根后,将生根苗移至温室,散射光培养5d后打开瓶盖,再培养1~2d,将司牛角生根植株整丛小心从培养瓶中取出,用自来水洗净组培苗基部的培养基,然后在通风阴凉处晾干至组培苗表面稍有皱缩,将司牛角组培苗,栽入基质中,保湿90%以上培养15d,然后在温室中正常培养。
种子萌发、不定芽诱导及增殖、不定芽生根诱导基本培养基均为MS培养基,蔗糖用量为20~40g/L,凝固剂为琼脂粉,用量为8~9g/L,培养基pH分装前调整为5.7~5.8。
本发明有益的效果是:
1、通过组织培养技术进行司牛角种苗快繁,生产不受地区、季节、气候及母株生长年限的限制,便于工厂化育苗,可根据订单进行生产,生产时间及规模可控,为司牛角的推广应用提供充足的优质种苗保障。
2、繁殖系数达到3~3.5,生根率95%以上,移栽成活率100%,达到种苗工厂化育苗生产的要求,目前尚未见关于司牛角组织培养的文献报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40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