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72536.X | 申请日: | 2013-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14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安秉国;文大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SDI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6 | 代理人: | 韩芳,王占杰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组 | ||
本申请参考于2012年3月15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在先提交的并按规定分配的序列号为10-2012-0026713的申请,将所述申请包含于此,并要求所述申请的所有权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一种电池组,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缩短了其制造时间的电池组。
背景技术
通常,用在诸如笔记本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DA)和便携式摄像机的便携式电子装置中的电池组包括封装件形式的多个电池单元,以克服单个电池单元的容量限制。
电池组一般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结合到第一壳体;多个电池单元,设置在由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形成的空间中;保护电路板,控制电池单元的充电和放电。这样的电池组可以安装在诸如笔记本计算机、PDA和便携式摄像机的电子装置中,并且向这些电子装置供应电力。
因此,在确定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便携性和灵活性的过程中,电池组的供电时间、尺寸和重量是主要因素。另外,由于电子装置被纤薄化和微型化,所以电池组的厚度以及电池组的供电时间、尺寸和重量减小。
为此,当通过注入成型形成硬的电池壳体时,可以在电池壳体中形成孔,并且可以使覆盖该孔的标签附于电池壳体。然而,由于通过注入成型形成的电池壳体的厚度减小,所以可能会增大孔的缺陷率。为了防止孔的缺陷率增大,当通过注入成型形成电池壳体时,可以增加用来控制孔的形成误差的条件设定时间。条件设定时间是指用来设定制造电池壳体的最佳条件的时间段。形成误差是指形成有缺陷的孔的条件。另外,并没有用来确定通过注入成型形成的电池壳体的孔是否有缺陷的明确标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位于孔的周边处的区域的电池组。该区域的表面粗糙度不同于其它区域的表面粗糙度,因此,可以直观检测孔的形成误差,以减少用来控制形成误差的条件设定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种电池组包括至少一个电池单元和容纳电池单元的电池壳体。电池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呈具有开口的匣盒形状,并且包括穿透与开口相对的第一安置板的至少一个第一孔和与第一孔的周边分隔开的第一区域;第二壳体,呈具有开口的匣盒形状,并且结合到第一壳体。第一区域的表面粗糙度可以大于第一壳体的其它区域的表面粗糙度。
第一区域可以与第一孔的周边分隔开范围从大约1mm至大约1.5mm的距离。
第一安置板的在第一孔的周边的厚度可以为大约0.4mm或更大。
第一区域可以设置在第一安置板的外表面上。
电池组还可以包括覆盖第一安置板的外表面的第一标签。
第一孔可以设置在呈近似的四边形形状的第一区域的内部,并且可以呈四边形形状。
第二壳体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孔,穿透与第二壳体的开口相对的第二安置板;第二区域,与第二孔的周边分隔开。第二区域的表面粗糙度可以大于第二壳体的其它区域的表面粗糙度。
第二区域可以设置在第二安置板的外表面上。
第一壳体的第一孔在位置上可以对应于第二壳体的第二孔。
第一孔和第二孔在位置上可以以几何形状对应于设置在第一安置板和第二安置板之间的电池单元。
第二区域可以设置在第二安置板的外表面上。
电池组还可以包括覆盖第二安置板的外表面的第二标签。
第二孔可以设置在呈近似的四边形形状的第二区域的内部,并且可以呈四边形形状。
电池单元可以为棱柱式电池或袋式电池。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一种电池组包括至少一个电池单元和容纳电池单元的电池壳体。电池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开口和与第一开口相对设置的第一安置板,至少一个第一孔穿透第一安置板并且使所述至少一 个电池单元暴露,第一区域围绕第一孔的全部并且与第一孔的周边分隔开,第一区域的表面粗糙度不同于第一壳体的其它区域的表面粗糙度;第二壳体,呈具有第二开口的匣盒形状,第二壳体结合到第一壳体。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以下结合附图考虑时的详细描述,对本发明的更为完整的理解及其许多附带的优点将容易清楚,同时变得更好理解,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组件,其中:
图1A是示出了利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构造的电池组的倾斜透视图;
图1B是示出了图1A的电池组的分解斜视图;
图2是沿着图1A的II-II线截取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了图2的部分3的放大图;
图4是示出了利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构造的电池组的分解斜视图;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SDI株式会社,未经三星SDI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25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极接线柱复合结构
- 下一篇:用于转变无机层的基板、有机发光装置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