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驱动力传递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310072456.4 | 申请日: | 2013-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64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山岸真之;福岛贵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G15/00 | 分类号: | G03G15/00;F16H5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何立波;张天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力 传递 装置 图像 形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驱动力传递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已知下述图像形成装置,其将电动机等动力源产生的旋转驱动力经由齿轮向装置内的旋转部件传递(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
另外,针对输送纸张的输送辊,提出如下技术,即,使该输送辊的旋转轴为中空,将用于对支撑旋转轴的轴承等进行冷却的风送入至该旋转轴的内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在专利文献3中,在旋转轴的周面开设有将送入的风吹出的孔。并且,从该周面的孔吹出的风,流过设置在旋转轴的周面和输送辊之间的间隙而对轴承等进行冷却。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9057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6959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9-3539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驱动力传递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其抑制由尘埃对齿轮的污染而引起的异响或旋转故障,对齿轮进行冷却。
技术方案1的驱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框体;齿轮,其设置在所述该框体内而传递旋转驱动力,在中央设有孔;以及中空部件,其具有在由所述框体壁面划分出的内部空间中形成独立空间的中空形状,在框体内贯穿所述齿轮的孔而可旋转地支撑齿轮,空气从框体外部送入,该中空部件使该空气通过而向框体外部吹出。
技术方案2的驱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的驱动力传递装置中,所述中空部件具有:支撑部件,其具有中空的筒形状,从所述框体内部向框体壁面延伸,支撑所述齿轮,向框体外部开口;以及通风部件,其与所述支撑部件的所述框体内侧的端部连接,与支撑部件一起形成风的通路。
技术方案3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图像形成部,其在纸张上形成图像,具有接受旋转驱动力的传递而进行旋转的旋转部件;动力源,其产生旋转驱动力;以及驱动力传递部,其作为从所述动力源向所述旋转部件传递旋转驱动力的中介,所述驱动力传递部具有:框体;齿轮,其设置在所述框体内而传递旋转驱动力,并在中央设有孔;以及中空部件,其具有在由所述框体壁面划分出的内部空间中形成独立空间的中空形状,在框体内贯穿所述齿轮的孔而可旋转地支撑齿轮,空气从框体外部送入,该中空部件使空气通过后向框体外部吹出。
发明的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的驱动力传递装置或技术方案3的图像形成装置,与例如将冷却用的风送入至所述框体内的情况等相比较,抑制因尘埃对齿轮污染而引起的异响或旋转故障,对齿轮进行冷却。
根据技术方案2的驱动力传递装置,与在技术方案1的驱动力传递装置中单纯由使所述中空部件形成为筒形状的部件构成的情况相比较,能够使空气以自由的路径通过框体内。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外观的斜视图。
图2是表示将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外罩等拆下而露出内部构造的斜视图。
图3是从图2中的箭头D方向观察图2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斜视图。
图4是以关注纸张的输送路径的剖面表示图2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内部构造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驱动力传递部的框体内部的齿轮的图。
图6是表示送风装置的送风机支撑体的斜视图。
图7是表示以能够看见导管内部的方式将该导管的顶板去除后表示图6所示的送风机支撑体的斜视图。
图8是表示沿图7所示的第1流路FL1及第2流路FL2流动的风从送风机支撑体排出后的运动的图。
图9是表示沿图7所示的第3流路FL3流动的风在驱动力传递部中的运动的图。
图10是表示从图9中的箭头G方向观察驱动力传递部时的沿第3流路FL3流动的风的运动的图。
图11是表示由通风路径和最上层定影系统齿轮的旋转轴形成的风的通路的图。
图12是沿驱动力传递部的框体的、穿过由通风路径和最上层定影系统齿轮的旋转轴形成的风的通路的切断面的剖视图。
标号的说明
1 图像形成装置
11 罩
12 电源按钮
13 LED
14 前面板
15 吸气口
16 电源电路基板
17 电动机
17a 旋转轴
18 排出辊
19 排出传感器
20 后面板
21 上面罩
22 送风装置
22a 送风机
22b 送风机支撑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施乐株式会社,未经富士施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24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