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材料表面改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71467.0 | 申请日: | 2013-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4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吕方龙;戴晓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赛纬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C1/02 | 分类号: | C09C1/02;C09C1/28;C09C3/10;C09C3/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0 | 代理人: | 杜启刚 |
地址: | 519100 广东省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材料 表面 改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材料改性,尤其涉及一种纳米材料表面改性方法。
[背景技术]
纳米材料的团聚是困扰纳米材料应用的一个关键问题。纳米颗粒指粒径在1-100nm范围内的粒子,由于其体积效应和表面效应而在磁性、电性、催化性能、吸附性能、光吸收、热阻等方面呈现出特异的性能,从而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但由于纳米颗粒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和很高的表面能,在制备和使用过程中极易发生粒子团聚,形成二次粒子,使粒径变大,从而大大影响纳米颗粒发挥优势,失去纳米颗粒所具备的功能。因此,如何改善纳米颗粒在液相介质中的分散和稳定性以及如何防止固体纳米粒子的团聚成为十分重要的问题。目前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主要使用分散剂覆盖纳米粒子表面,防止其团聚。
王训遒等(超分散剂的制备及在纳米碳酸钙分散中的应用,无机盐工业,42(10),19-21)提出了以丙烯酸(AA)、甲基丙烯磺酸钠(SMAS)和马来酸酐为单体聚合制备出一种超分散剂,该分散剂能有效阻止纳米粒子的团聚。这样的分散剂仅对液体中纳米粒子的稳定性有提高,但不能解决固体纳米粒子的团聚问题。
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分子中有2个疏水基团、2个亲水基团和1个连接基,因此与传统的单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结构模式有很大差别,具有更为优良的表面活性性能,分散的效果更好。邢风兰等(含酯基不对称双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大庆石油学院学报,32(4),79-81)合成了一种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并对其表面活性性能做了研究,但没有研究这类双子表面活性剂对纳米颗粒的分散性能。
周洪兆等(分散剂对超细硫酸钡粉体制备的影响,机械工程材料,29(4),17-19)研究了PEG对纳米硫酸钡团聚的抑制作用,发现PEG对纳米材料的团聚有一定的延缓作用,但仍不能完全阻止纳米材料的团聚。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抑制在溶液中以及固体状态下纳米颗粒团聚的纳米材料表面改性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纳米材料表面改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1)将纳米颗粒置入水中搅拌,配成质量百分浓度为10%-30%的悬浮液;
102)往步骤101制得的悬浮液中加入纳米颗粒质量的0.1-5%的PEG、0.1-5%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0.1-5%的双十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和0.1-5%的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得到无沉降的、不团聚的纳米粒子的胶体溶液;
103)用过滤器过滤步骤102中得到的胶体溶液;
104)对步骤103得到的胶体溶液过滤后得到的滤渣烘干,得到无团聚的纳米颗粒粉末。
以上所述的纳米材料表面改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01)在步骤103中,用液体对过滤器中的滤渣进行清洗并过滤,清洗掉滤渣中纳米颗粒表面吸附的反应材料;在步骤104中,对步骤103清洗并过滤后得到的滤渣烘干,得到无团聚的纳米颗粒粉末。
以上所述的纳米材料表面改性方法,在步骤201中用含有重量百分比为0.1-5% PEG、0.1-5%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0.1-5%双十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和0.1-5%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对过滤器中的滤渣进行清洗并过滤,清洗掉滤渣中纳米颗粒表面吸附的反应材料,同时使纳米颗粒表面吸附水溶液中的活性材料。
以上所述的纳米材料表面改性方法,步骤104中烘干的温度为80-100℃。
以上所述的纳米材料表面改性方法,在步骤101和102用高速分散机进行搅拌,高速分散机的转速为每分钟1.8-2.2万转。
本发明将PE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双十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和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联合使用,取得协同效果,有效抑制纳米颗粒在溶液中以及固体状态下的团聚。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纳米材料表面改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一定数量纳米颗粒置入搅拌机中的水中,高速搅拌2小时,配成质量百分浓度为10%-30%的悬浮液。
(2)往搅拌机中加入纳米颗粒质量的0.1-5%的PEG(可以是PEG200、PEG400、PEG600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0.1-5%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0.1-5%的双十烷基二甲基溴化铵(江苏宜兴凯利达化学有限公司)和0.1-5%的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HL-03, 黄石龙骏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继续搅拌2小时,得到稳定的、无沉降的、不团聚的纳米粒子的胶体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赛纬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市赛纬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14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环路振荡灌注式生物反应系统
- 下一篇:一株血清5型副猪嗜血杆菌疫苗株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