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子参的人工繁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69543.4 | 申请日: | 2013-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5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周菊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菊香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子参 人工 繁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繁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太子参的人工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太子参为石竹科植物异叶假繁缕[Pseudostellaria heeterophyulla (Mig.) Pax ex Pax et Hoffm.]的干燥块根,又名童参、孩儿参。具益气健脾、生津润肺之功能。主产江苏,福建、安徽、浙江、山东有栽培。其形态特征为多年生草本,株高10一20厘米。块根多数,肉质、纺锤形,外皮淡黄色,疏生须根。茎直立,近方形,节略膨大,节间有两行短柔毛。叶对生,近无柄,下部叶匙形或倒披针形,上部叶卵状披针形至长卵形,长约7厘米,宽约1厘米;茎顶有4片大形叶状总苞。花腋生,二型;茎下部接近地面的闭锁花小形,紫色、萼片4,闭合,无花瓣,雄蕊通常2。茎顶部着生普通花l-3朵,形大;白色,萼片5,花瓣5,倒卵形,雄蕊10,花柱3,子房上位。蒴果近球形,熟时下垂,开裂。种子7-8,扁球形,紫褐色,表面具疣点。花期4-5月,果期5-6月。其生长习性为太子参多半野生于阴湿山坡的岩石缝隙和枯枝落叶层中,喜疏松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砂壤土。适宜于温和湿润气候,在旬平均10-20℃的气温下生长旺盛,忌炎夏高温强光暴晒,当气温达30℃以上时,植株生长停滞。6月下旬植株开始枯萎,进人休眠越夏。太子参耐寒性强,在-17℃的气温下可安全越冬。喜肥、怕涝,积水后容易烂根。种子不宜干燥久放,宜随采随播,且必须满足一定的低温条件才能萌发。所以自然条件下,春季才能见到实生苗,由种参长出的无性苗已于春季出苗。出苗后,植株生长逐渐加快,地上部形成分枝,叶片增大。地下茎具“茎节生根”的特性,并随着地上部的生长,膨大成纺锤状的块根。太子参在西北高海拔,低气温的条件下种植还没有报道,本发明采用无性繁殖方法,进行多次试验,成功解决繁殖方法,扩大种植面积,提高种植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采用无性繁殖的方法,在西北高海拔,低气温的条件下种植太子参,扩大种植面积,提高种植效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1、播种时间的选择 播种时间以10月下旬前为宜,过迟则种参因气温下降而开始萌芽,栽种时易碰伤芽头,影响翌年出苗。
2、种子的选择 种参应选芽头完整,参体肥大、无伤、无病虫害的块根。
3、育苗的方法 将种参芽头基部蘸生根剂后扦插到基质中,淋水促使茎段基部与基质紧密接触;扦插后7~10天内,遮阴60%~70%培养,并保持基质水分80%~90%和空气湿度90%以上,然后逐渐将遮阴、基质水分、空气湿度降低至25%~35%、65%~75%、60%~70%,待茎段生根后采用尿素溶液进行淋肥至种苗长成;所述生根剂是2,4-D、IBA、多效唑配制成的水溶液,其中各组分的浓度为2,4-D200mg·IBA1000mg·L,多效唑600mg·L-1。
4、栽种时 先在整好的畦面上横向开13厘米左右深的条沟,然后将种参苗,按株距5-7厘米斜栽沟内,要求芽头朝上,离畦面6厘米,芽头位置在同一水平上。每亩用种量40-60千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无性繁殖的方法,在西北高海拔,低气温的条件下种植太子参,扩大种植面积,提高种植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甘肃某种植基地,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例1、一种太子参的人工繁殖方法
1.选地、整地 选择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含腐殖质丰富的砂壤土。忌连作,前茬以甘薯、蔬菜等为好,坡地以向北、向东者为宜。一般在早秋作物收获后,将土地耕翻,重施基肥,肥种以农家肥为主,且应充分腐熟。搂细耙匀,作成1.2-1.5米宽、20厘米高的畦,畦面保持弓背形。
2.采用无性繁殖的方法 播种时间以10月下旬前为宜,过迟则种参因气温下降而开始萌芽,栽种时易碰伤芽头,影响翌年出苗。种参应选芽头完整,参体肥大、无伤、无病虫害的块根。栽种时,先在整好的畦面上横向开13厘米左右深的条沟,然后将种参按株距5-7厘米斜栽沟内,要求芽头朝上,离畦面6厘米,芽头位置在同一水平上,习称“上齐下不齐”。然后按行距(沟距)15厘米再开第二条沟,并将后~条沟的上覆在前一条已排好参的沟,再行排参,依此类推。栽完1畦,稍加镇压,并将畦面整成弓背形。每亩用种量40-60千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菊香,未经周菊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95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