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温室的温控模块及温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68722.6 | 申请日: | 2013-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58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源;李志杰;冯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9/24 | 分类号: | A01G9/24;G05D23/19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祁建国;梁挥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室 温控 模块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温室的温控模块及温控方法,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智能节能型的温室用局部空调装置及其微气候温控方法。
背景技术
台湾地区的高温期长达八个月以上,就算温室内温度可降至与室外气温相同,其温度仍然偏高。目前常见的降温方法有风机湿帘(水墙)法(Fan and Pad)、风机水雾法(Fan and Mist)及风机微雾法(Fan and Fog)等,以上方法皆是搅动整体温室空气使作物生长空间达到合适种植作物的温度。
实际上,只需将栽培作物的作物生长空间调整到适当的温度即可,并不需要对温室进行全室温控。然而,现有技术是对温室进行全室温控,因此容易造成能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温室的温控模块,其可进行局部温控。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温室的温控方法,其可节省能源的消耗。
本发明提出一种温室的温控模块,包括气流进口及至少一钝体。气流进口设置于温室中,以提供气流。钝体设置于气流进口的相对位置,以使气流流至钝体而形成气体回流区域。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该相对位置是指改变与引导该气流流向的至少一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该钝体包括一盘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气体管道,以引导该气流流至该盘床底部,并沿着该盘床两侧从该气流进口流出。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升降温装置,装设于该盘床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该钝体的形体是方形体、矩形体、三角体、圆盘体、锥体或以上组合的其中之一。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气体出口,设置于该气体回流区附近。
本发明亦提出一种温室的温控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提供上述的温室的温控模块。设定适合作物植栽的预定温度范围。侦测室内温度。接下来,判断室内温度是否达到预定温度范围内。当未达到预定温度范围内时,启动温控模块。若已达到预定温度范围内时,则停止温控模块。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启动该温控模块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再次进行侦测该室内温度的步骤,以及判断该室内温度是否达到该预定温度范围内的步骤。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停止该温控模块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再次进行侦测该室内温度的步骤,以及判断该室内温度是否达到该预定温度范围内的步骤。
基于上述可知,由于本发明所提出的温室的温控模块可通过钝体改变气流的流向,使气流形成笼罩作物植栽部的气体回流区域,所以可对作物植栽部进行局部温控,而将作物植栽部的温度控制在较佳的温度环境。
此外,由于本发明所提出的温室的温控方法可在温室内对作物植栽部进行局部温控,而非对温室进行全室温控,因此具有可节约能源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所绘示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温室装置的示意图。
图2所绘示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温控模块的尺寸设计示意图。
图3A至图3D分别绘示使用本发明的第一施例的温室装置在温控时间为300秒、600秒、1800秒与3600秒时的温度分布图。
图4所绘示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温室装置的示意图。
图5所绘示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温控模块的尺寸设计示意图。
图6A至图6D分别绘示使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温室装置在温控时间为300秒、600秒、1200秒与3600秒时的温度分布图。
图7所绘示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温室装置的示意图。
图8所绘示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温控模块的尺寸设计示意图。
图9A至图9D分别绘示使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温室装置在温控时间为300秒、600秒、1800秒与3600秒时的温度分布图。
图10所绘示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温室装置的示意图。
图11所绘示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温控模块的尺寸设计示意图。
图12A至图12D分别绘示使用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温室装置在温控时间为300秒、600秒、1800秒与3600秒时的温度分布图。
图13所绘示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温室的温控方式的流程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作物 20:气流
100、200、300、400:温室装置 102:温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87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