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抗划伤性能光学树脂单体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68688.2 | 申请日: | 2013-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28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周国生;殷银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可奥熙光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76 | 分类号: | C08G18/76;C08G18/68;C08G18/67;C08G18/66;C08G63/64;G02B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任立;姚姣阳 |
地址: | 212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划伤 性能 光学 树脂 单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高抗划伤性能光学树脂单体,其特征在于:其各组分的重量份为:
对苯二甲酸二甲酯 21-23
丙二醇 3-5
丙烯醇 2-4
齐聚物 37-39
CR-39 16-19
顺丁烯二酸二丁酯 7-9
季戊四醇四巯基乙酸酯 2-4
双马来酰亚胺体 3-5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3-5,
以上各组分的重量份之和为100%;
所述齐聚物按以下步骤进行:
㈠将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烯丙醇、氢氧化钙和碳酸钾,按以下重量百分比:
对苯二甲酸二甲酯 65-69%
烯丙醇 29-33%
氢氧化钙 0.6-0.9%
碳酸钾 0.6-0.9%
以后各组分之和为100%,
投入反应釜中,加温至120-135℃,原料溶解后搅拌使各原料反应,并回收烯丙醇以及反应生成的甲醇,反应时间15-17小时;
㈡将步骤㈠反应釜中反应后的物料转入蒸馏釜进行蒸馏,在160-180℃下蒸馏,蒸出烯丙醇以及甲醇,冷凝收集烯丙醇和甲醇;
㈢将步骤㈡蒸馏后的物料转入反应釜,按以下重量比加入丙二醇、二丁基氧化锡及热稳定剂:
步骤㈡蒸馏后的物料 80-83%
丙二醇 17-22%
二丁基氧化锡 0.09-0.12%
热稳定剂 0.06-0.09%
以后各组分之和为100%,
反应釜加热升温至180-195℃,边升温边搅拌使各原料反应,反应3-5小时,然后降温至室温;
㈣将步骤㈢反应釜中反应后的物料转入混合釜,按以下重量比加入聚碳酸丙烯基二甘醇酯、马来酸二丁脂及稳定剂:
步骤㈢反应后的物料 85-90%
聚碳酸丙烯基二甘醇酯 5-7%
马来酸二丁脂 5-10%
稳定剂 0.07-0.09%
以后各组分之和为100%,
混合搅拌3-5小时,过滤制得齐聚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抗划伤性能光学树脂单体,其特征在于:步骤㈢中,加入的热稳定剂是CAS 3287-06-7、CAS 522-21-1、CAS 12141-20-7、CAS 16038-76-9或CAS 26544-22-9。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抗划伤性能光学树脂单体,其特征在于:步骤㈣中,加入的稳定剂是CAS 100-51-6或CAS 75-08-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抗划伤性能光学树脂单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
㈠将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烯丙醇、氢氧化钙和碳酸钾,按以下重量百分比:
对苯二甲酸二甲酯 65-69%
烯丙醇 29-33%
氢氧化钙 0.6-0.9%
碳酸钾 0.6-0.9%
以后各组分之和为100%,
投入反应釜中,加温至120-135℃,原料溶解后搅拌使各原料反应,并回收烯丙醇以及反应生成的甲醇,反应时间15-17小时;
㈡将步骤㈠反应釜中反应后的物料转入蒸馏釜进行蒸馏,在160-180℃下蒸馏,蒸出烯丙醇以及甲醇,冷凝收集烯丙醇和甲醇;
㈢将步骤㈡蒸馏后的物料转入反应釜,按以下重量比加入丙二醇、二丁基氧化锡及热稳定剂:
步骤㈡蒸馏后的物料 80-83%
丙二醇 17-22%
二丁基氧化锡 0.09-0.12%
热稳定剂 0.06-0.09%
以后各组分之和为100%,
反应釜加热升温至180-195℃,边升温边搅拌使各原料反应,反应3-5小时,然后降温至室温;
㈣将步骤㈢反应釜中反应后的物料转入混合釜,按以下重量比加入聚碳酸丙烯基二甘醇酯、马来酸二丁脂及稳定剂:
步骤㈢反应后的物料 85-90%
聚碳酸丙烯基二甘醇酯 5-7%
马来酸二丁脂 5-10%
稳定剂 0.07-0.09%
以后各组分之和为100%,
混合搅拌3-5小时,过滤制得所述齐聚物;
㈤按配比将齐聚物、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丙二醇、丙烯醇、CR-39、顺丁烯二酸二丁酯、季戊四醇四巯基乙酸酯、双马来酰亚胺体和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加入混合釜,反应5-7小时,调整折光率后得粘稠液体状的高抗划伤性能光学树脂单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可奥熙光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可奥熙光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868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卡接机构
- 下一篇:一种螺旋管的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