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68095.6 | 申请日: | 2013-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3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忠兵;李镇波;张如焰;覃盼;张奕;吴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453 | 分类号: | C04B35/453;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0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温度 系数 热敏电阻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新型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材料,其特征在于:该热敏电阻材料是以Ni、Mn、Sn元素的氧化物或可溶性盐为原料,Mn元素含量在40-80%摩尔比,Ni元素含量在15-40%摩尔比,Sn元素摩尔含量在小于40%以下的成分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获得的NTC热敏电阻的阻值在Ni元素含量不变的前提下,随着Sn元素含量的增加,电阻值和B值均呈现增加的趋势;在Ni-Mn-Cu体系中引入Sn元素可以有效地降低该体系的老化值,在150℃老化6天的条件下,Ni0.66Cu0.3Mn2.04O4的老化值约15%左右,而Ni0.66Cu0.3Mn1.64Sn0.4O4的老化值降到仅0.5%。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采用以氧化物为原料的固相法或以可溶性盐为原料共沉淀法,经球磨、900-1000℃煅烧、成型处理,在1200-1350℃烧结4-6h ,获得具有纯尖晶石相的陶瓷烧结体,经切片、上电极、划片工序后可用于NTC热敏电阻芯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氧化物为原料的固相法或以可溶性盐为原料共沉淀法,经球磨、掺入摩尔比小于20%的Cu、Co、Fe、Zn、Mg、或Al,在900-1000℃ 煅烧4-6h,经等静压成型后在1200-1350℃温度烧结4-6h,可获得纯尖晶石相的致密陶瓷烧结体,经切片、上电极、划片工序后,可用于制作NTC热敏电阻芯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809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