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套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物向前漂浮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67989.3 | 申请日: | 2013-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71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陈德玉;刘晓伟;杨海松;李铁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7/56 | 分类号: | A61B17/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套 胸椎 韧带 骨化 向前 漂浮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是一套应用于经胸椎后方入路将骨化的胸椎后纵韧带向前推移、漂浮的装置,它由骨化物夹持推移钳、固定连接杆和固定推移板三部分组成。
背景技术
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在包括日本、中国等亚洲国家发病率较高。由于较高的漏诊率和误诊率,多数病例在诊断时胸脊髓压迫已非常严重且需行手术处理。经胸骨或胸廓入路将骨化物彻底切除是解除胸段脊髓压迫的理想术式,但该术式对术者的技术要求高,且术后脑脊液漏、神经功能恶化、肺部感染、邻近气管、食管及大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高。同时由于约70%的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合并胸椎黄韧带骨化、钙化、椎管狭窄等后方致压因素,因此临床多采用相对安全的胸椎后路椎板切除术或胸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进行减压。但胸椎生理性后凸畸形的存在对术后胸段脊髓向后漂移起部分限制作用,而这一作用在中下段胸椎中最为明显,若前方同时合并未处理的、椎管占位率较大的骨化的后纵韧带,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往往较差。
经胸椎后方入路可在椎体后壁上做一骨槽,这一空间允许术者将骨化物与硬膜囊分离后切除。但由于部分患者合并硬膜囊骨化,在将硬膜囊从骨化物上分离及取出骨化的过程中,因硬膜囊撕裂而导致脑脊液漏的风险高,且在这一过程中极易损伤脊髓。基于此,保留骨化物并将其向骨槽内推移、固定,通过脊髓漂移达到减压效果,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之一。但骨化物与硬膜囊之间的粘连程度通常较为严重,在将其向前推移的过程中往往可能因用力不均匀而损伤硬膜囊和脊髓,术后发生脑脊液漏、急性神经功能损伤的风险较高。基于此,我们设计了一种骨化物夹持推移钳,并通过固定于椎弓根螺钉上的周围连接固定装置实现了将骨化物向前匀速推移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经胸椎后方入路行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物向前漂浮术提供了一套可以牢靠抓持骨化物并将其向前匀速、稳定地推移的装置,由骨化物夹持推移钳、固定连接杆和固定推移板三部分组成。
骨化物夹持推移钳两钳口内侧缘各有上下两个夹持齿,同侧两齿间为直径4mm的半圆形空间,用以放置骨化物纵轴的两端;上端夹持齿和下端夹持齿均和钳柄顶端垂直,其中下端夹持齿长2mm,上端齿长3mm。下端夹持齿用以把持骨化物,防止骨化物在钳口内上下移动;上端夹持齿在钳子向前移动时压迫骨化物,保证其随夹持钳向前移动。
夹持钳的钳柄分为上端、下端两部分,呈交叉状并由活动螺钉固定,保证两上端柄相互靠近时下端柄亦相互靠近;两下端柄呈折形,上段、下段间的长度比例为1∶2,且两段间呈150度夹角,保证两钳口可平行地夹持骨化物纵轴的两端,并为两下端柄间提供安全距离。[0006]骨化物夹持推移钳一侧上端柄中部有一开口向下的圆弧形齿轮,该齿轮穿过另一侧上端柄上部相应位置的开口处,该开口处外上部有一下部可与齿轮咬合的弹性开关。当向上板起弹性开关时,弹性开关下部的齿状槽与弧形齿轮相互分离,两侧钳口可自由相对活动;松开弹性开关后,开关下端齿状槽在内部弹片的压力下与弧形齿轮相互咬合,固定两侧钳口的位置。
距弧形齿轮固定起点4mm处有一与弧形齿轮厚度相等、直径为10mm且长度高于夹持钳柄尾端的纵形连接杆,其下2/3为光滑圆杆,上1/3为螺纹杆。螺纹杆的前后方均有刻度,且有配套的螺帽。当螺帽与上方固定板接触时,用力向上拧动螺帽,反作用力即可使骨化物抓持推移钳即均匀地向下方移动。术者可根据螺纹杆上的刻度控制夹持钳向下移动的距离和速度。
固定连接杆为钛合金的圆柱形结构,横断面直径为6.0mm,以便固定于双侧椎弓根螺钉的螺帽上。
固定推移板由两个固定板和推移滑板三部分组成。两个固定板相同,均由上端和下端两部分组成。其中上端为“Y”形结构的板,厚度均相同;上端顶部的中3/4部分为高度低于两侧高度2mm的卡槽结构,槽的正中央有一直径1mm垂直的固定钉道,拧入螺钉后可将放置在卡槽内推移滑板的位置固定。
固定板的下端为由厚度是上端板1/3的板构成的空心圆柱体固定槽,其空心部分直径为6.5mm;靠近上端、下端板交界处上方3mm的中端板外正中处有一指向空心圆柱横断面圆心的、直径为2mm的钉道。当固定连接杆穿入空心圆柱体固定槽后,通过钉道拧入螺钉,即可将固定连接杆和固定推移板连接为一体,保持固定推移板的位置不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79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向可调控体外复位髂腰垫
- 下一篇:锁骨下静脉穿刺定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