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工作模型的数据集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64187.7 | 申请日: | 2013-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50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石志祥;李玉华;李锋;杨军;孙卫东;魏升吉;李冬;丁书耕;王立峰;李戈;袁小蕾;张新宇;王建训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山东鲁能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10/06 | 分类号: | G06Q10/06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2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5000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工作 模型 数据 集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系统集成方法,尤其涉及基于工作模型的数据集成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如何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中保持高绩效、高业绩的状态是每一个企业在瞬息成变、机遇与危机并存的经济环境中所必须面临的挑战与解决的难题。因此,数据集成管理的重要意义正逐步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识与践行。
虽然众多行业领先企业都开展了全面、深入的数据集成工作,但很多数据集成都负于表面,很难同企业日常工作有效结合,究其原因,主要有:(1)数据集成不从实际业务出发,仅仅是一种考核方式;(2)考核内容单一,整个公司使用一套考核体系,未对每个员工量身定做;(3)考核标准管理不规范,工作内容同考核内容不同步,存在严重脱节。
为解决上述问题,部分企业尝试借助信息手段,各自搭建了数据集成管理系统。常见的系统功能包括:将考核的标准和流程固化到系统中,对所有人员采用同一标准进行考核,同员工实际工作结合不密切。
然而,从实际应用效果上看,这些数据集成管理系统并未如所期待地促进企业和员工绩效提升,存在着自身的不足:首先,这些系统仅仅是对考核的结果体现,即更多关注如何考核,未能建立组织和员工的工作模型,促使过程缺乏统一、规范与高效;其次,考核并未与实际业务紧密结合,如员工的实际工作无法实时更新到绩效考核业务流程中;最后,考核任务发生变更时,不能与考核标准进行联动更新。另外,现有的工作模型系统、业务流程系统和业务处理系统都是相互独立、互不关联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基于工作模型的数据集成方法,它具有能够有效地将工作模型、业务处理系统和数据库进行有机融合,并实现将考核结果反馈记录到员工档案中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基于工作模型的数据集成方法,主要包含以下具体步骤:
步骤(1):创建工作任务模型;
步骤(2):创建工作任务模型之间的数据链接;
步骤(3):进行业务处理;
步骤(4):对处理数据进行存储。
所述步骤(1)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1):将组织通用的工作任务进行分解,按照时间、地点、角色、难度、强度特征,定义为不同的劳动元素,根据任务的不同自动挑选元素组合形成元素组合;采用同类汇聚的原则,根据元素特征的相同点,将多种元素组合合并形成组织工作任务模型;
步骤(1-2):将员工的每天的工作任务,按照时间、地点、角色、难度、强度特征分解,根据分解的劳动元素与组织工作任务模型中的元素组合进行匹配,找到完全匹配的元素组合,定义到员工工作任务模型中。
所述步骤(1-1)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1-1):利用UML技术建立组织工作任务模型数据库关系表;
步骤(1-1-2):从数据库中提取工作指标数据处理后,并入模型数据列表清单;
步骤(1-1-3):从数据库中提取综合计划数据处理后,并入模型数据列表清单;
步骤(1-1-4):从数据库中提取减项指标数据处理后,并入模型数据列表清单;
步骤(1-1-5):根据组织特性,构建不同组织工作模型,确定年度、季度、月度不同量级的工作任务模型。
所述步骤(1-2)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2-1):利用UML技术建立员工工作任务模型数据库关系表;
步骤(1-2-2):根据员工所在单位不同、职务不同、职级不同,从数据库中提取员工重点工作计划数据处理后,并入模型数据列表清单;
步骤(1-2-3):利用UML技术构建工作任务分析模型,根据工作任务的难度、强度、风险、对技术的要求多方面生成员工考核标准库,并入模型数据列表清单;
步骤(1-2-4):从数据库中提取员工能力需求数据处理后,并入模型数据列表清单;
步骤(1-2-5):从数据库中提取员工考勤数据处理后,并入模型数据列表清单;
步骤(1-2-6):根据员工职务和职级,构建不同员工工作模型,确定年度、季度、月度不同量级的工作任务模型。
所述步骤(2)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2-1):创建步骤(1-1)中所定义的组织工作任务模型到绩效业务处理系统的数据链接;创建步骤(1-2)中所定义的员工工作任务模型到绩效业务处理系统的数据链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山东鲁能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山东鲁能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41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标记打印机打二维码气顶快速装夹装置
- 下一篇:一种成像设备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