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速止转导流风扇、散热器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63411.0 | 申请日: | 2013-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96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黄勇;宋力强;麻玉连;李博学;王海涛;贾艳宾;任永超;邹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29/3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科诚专利事务所 13113 | 代理人: | 张红卫;左燕生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转导 流风 散热器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领域,涉及一种高速止转导流风扇,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散热器和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地不断提高,人们对汽车的乘坐舒适性及燃油经济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噪声与风阻分别是影响舒适性与燃油经济性的重要因素,其中电子风扇噪声为主要噪声源之一。电子风扇在车辆低速时能够为散热器进行抽风,提高散热器的散热速度,而在车辆高速行驶时,车头前方的气流量较大,无需电子风扇工作,此时电子风扇不通电,但它会在高速气流的作用下高速旋转,产生噪声,同时会增加风阻,影响燃油经济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速止转导流风扇,它不会在高速气流作用下旋转,从而不会产生噪声,还能够降低风阻;本发明的另外的目的,是一种具有前述高速止转导流风扇的散热器以及具有该散热器的汽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速止转导流风扇,包括电机,还包括与电机的转轴同轴设置并可相对于转轴转动的活动环,可绕其自身轴线转动地安装于活动环上的叶片,向叶片提供回位弹性力、使叶片与电机的转轴成零角度设置的弹力装置以及由电机驱动、克服叶片的回位弹性力而使叶片与电机的转轴的角度变化并带动活动环转动的拨盘。
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在叶片上固连有位于活动环内部并拨动该叶片转动的拨片,所述弹力装置为设置在活动环内部的弹簧,该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活动环上,另一端与拨片相连。
作为对本发明的再限定,在拨盘上设有与拨片结合、带动拨片旋转的卡槽。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的限定,所述拨盘套合在活动环的外端部。
作为对本发明的再进一步限定,在活动环内设有对拨片的转角进行限位的限位柱。
作为对本发明的更进一步的限定,所述叶片沿活动环的外周壁圆周分布有3至6个。
本发明也提供了一种散热器,包括散热器主体,在散热器主体上设有上述的高速止转导流风扇。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它具有上述的散热器。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本发明所提供的高速止转导流风扇、散热器以及汽车中,由于风扇通过弹力装置使叶片与转轴成零度角设置,避免了高速气流对叶片的作用,不会在高速情况下发生旋转,同时降低了风阻;采用弹簧作为弹力装置并与拨片配合,结构简单可靠;在拨盘上设置卡槽与拨片结合,结构紧凑,便于加工;拨盘套合在活动环的外端部,能够对活动环进行密封;设置限位柱能够限制叶片的最大转角,避免卡槽与拨片相脱离。
本发明适用于各种汽车中,降低汽车在高速行驶时的噪声和风阻。
本发明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与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高速止转导流风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高速止转导流风扇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高速止转导流风扇的右视图(带部分剖切)。
图中:1-电机,2-活动环,3-叶片,4-拨盘,5-拨片,6-弹簧,7-卡槽,8-转轴,9-限位柱,10-复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种高速止转导流风扇、散热器及汽车
① 一种高速止转导流风扇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高速止转导流风扇,包括电机1,与电机1的转轴8同轴设置并可相对于转轴8转动的活动环2,可绕其自身轴线转动地安装于活动环2上的叶片3,向叶片3提供回位弹性力、使叶片3与电机1的转轴8成零角度设置的弹力装置以及由电机1驱动、克服叶片3的回位弹性力而使叶片3与电机1的转轴的角度变化并带动活动环2转动的拨盘4。叶片3采用平板型或者两面对称的结构,当它与转轴8成零度角时,高速气流不能对其进行推动。
在叶片3上固连有位于活动环2内部并拨动该叶片3转动的拨片5,而弹力装置为设置在活动环2内部的弹簧6,该弹簧6的一端连接在活动环2内的复位柱10上,另一端与拨片5相连,当弹簧6处于自由状态时,叶片3与转轴8成零角度,此时如果拨盘4对叶片3进行拨动,它将改变叶片3的角度,使其转动时能够产生气流,此时弹簧6也将会由于叶片3的转动而产生处于拉伸状态,产生弹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34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