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电压监视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63182.2 | 申请日: | 2013-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19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田中秀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美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曾贤伟;范胜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电压 监视 电路 | ||
技术区域
本发明涉及对串联连接的多个二次电池的电池电压进行监视的电池电压监视电路。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二次电池锂离子电池被用作搭载于电动汽车或汽车等车辆的电源。锂离子电池需要具备电池电压的监视电路。在将多个锂离子电池串联连接用作一个电池组(battery pack)时,在监视电路中准确地测定各个锂离子电池的电压,并将测定结果通知给外部CPU等上位装置。
此外,还已知有如下技术:对于串联连接了多个二次电池的模块电池的保护装置以及蓄电装置,当检测二次电池的端子间电压而该电压为预定范围外时,通过第一保护单元输出用于停止模块电池的充放电的信号,当检测模块电池2的端子间电压而该电压为预定范围外时,通过第二保护单元输出用于停止模块电池的充放电的信号(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77998号公报
对于监视电池组的电压的电池电压监视电路要求较高的可靠性。但是,在将电池组搭载于车辆时,由于温度或振动等使用环境严酷的原因,所以可能会产生故障,可能降低电池电压监视电路的可靠性。
作为提高严酷的使用环境下电池电压监视电路的可靠性的方法,想到了将搭载于电池组的电池电压监视电路二重化的方法。但是,此时产生了电池电压监视电路的成本上升为2倍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问题点而提出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成本上升并提高可靠性的电池电压监视电路。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池电压监视电路,其与串联连接了多个二次电池(Cell1~Cell16)的电池组连接,并监视所述多个二次电池的电池电压,所述电池电压监视电路具备:
第一逻辑电路部(27),其根据从外部供给的控制指令,从所述多个二次电池中选择某一个二次电池;
第一基准电压产生部(24),其产生基准电压;
第一AD变换部(23),其使用来自所述第一基准电压产生部的基准电压,对由所述第一逻辑电路部选择出的二次电池的两端电压进行数字化;
第一通信部(26),其将由所述第一AD变换部数字化后的所述二次电池的两端电压的数字信号发送到外部;
第二逻辑电路部(37),其根据从所述外部供给的控制指令,从所述多个二次电池中选择某一个二次电池;
第二基准电压产生部(34),其产生基准电压;
第二AD变换部(33),其使用来自所述第二基准电压产生部的基准电压,对由所述第二逻辑电路部选择出的二次电池的两端电压进行数字化;以及
第二通信部(36),其将由所述第二AD变换部数字化后的所述二次电池的两端电压的数字信号发送到外部。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逻辑电路部具有保持基准值的第一保持部(27a),
所述第一逻辑电路部根据从所述外部供给的控制指令选择预定部的电压,将由所述第一AD变换部数字化后的所述预定部的电压与所述第一保持部的基准值进行比较,从而诊断是否正常。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逻辑电路部具有保持基准值的第二保持部(37a),
所述第二逻辑电路部根据从所述外部供给的控制指令选择预定部的电压,将由所述第二AD变换部数字化后的所述预定部的电压与所述第二保持部的基准值进行比较,从而诊断是否正常。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逻辑电路部、所述第一基准电压产生部、所述第一AD变换部和所述第一通信部形成于第一半导体芯片(11)上,
所述第二逻辑电路部、所述第二基准电压产生部、所述第二AD变换部和所述第二通信部形成于第二半导体芯片(12)上。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半导体芯片(11)和所述第二半导体芯片(12)被层叠封装。
此外,上述括号内的参考符号是为了便于理解而标注的,仅是一个例子,并不局限于图示的形态。
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成本上升并提高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电池电压监视电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路结构图。
图2是电池电压监视电路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3是电池电压监视电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4是电池电压监视电路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符号说明
10电池电压监视电路
11、12半导体芯片
21单体平衡控制部
22电平移动缓冲器部
23、33AD转换器
24、34带隙基准电压产生部
25、35振荡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美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美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31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