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开口化成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61832.X | 申请日: | 2013-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92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李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 动力电池 开口 化成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开口化成工艺。
【背景技术】
锂离子动力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和各种优异性能,因此,其应用越来越普及。圆柱形锂离子电池因其具有标准化的尺寸,成熟的制造工艺和制造设备,可进行批量生产,故,在锂离子电池市场中占有重要的份额。
不过,现有的锂离子电池也存在如下显著的缺点,其主要表现在:由于锂离子对水敏感,所以在电池制造中,如果在极片或者电解液中存在着微量的水分,那么,在电池化成工艺时也会产生大量的气体。这些气体在封闭的电池壳内无法排泄出来,当电池在工作时,电池还会产生热量,随着热量的不断聚集,内部气压不断增大,过大的气压可能会造成盖帽安全装置开启,从而导致电池报废,更为严重的可能会造成电池爆炸。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开口化成工艺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开口化成工艺,以便将电池电池在化成时所产生的气体及时排出,确保电池的安全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开口化成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1)将电芯封装于电池壳体内;2)对电池进行注液封口;3)将从电芯上引出的极片焊接至盖帽上,再将盖帽安装于壳体上;4)将前述组装的电池转移到化成车间;5)在盖帽中插入导通管;6)将电池进行化成,此时,电池在化成时产生的气体从导通管中排出;7)抽出导通管,再用密封体封住导通管在插入盖帽时所形成的通道。
作为本发明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开口化成工艺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3)中的盖帽包括盖板、防爆片和密封外圈,盖帽上设有一贯穿盖板和防爆片的贯穿孔,在贯穿孔中安放有塑胶密封体外套,所述塑胶密封体外套设有收容腔,收容腔内安设橡胶密封体。
作为本发明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开口化成工艺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5)中的导通管包括针头、以及与针头连接在一起的杯体。
作为本发明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开口化成工艺的一种改进,还包括步骤8),在橡胶密封体上再用金属钢珠与盖帽密封焊接在一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是通过在电池盖帽上加装一个具有弹性的防腐蚀的橡胶密封体,在化成之前可以密封,在化成时,在橡胶密封体上插一导通管,化成时产生的气体就会从导通管中排出,化成结束后,用钢珠将橡胶密封体的上部给密封住。其主要的好处在于:将在电池化成时产生的气体从针管中排出,从而减少其对电池造成安全隐患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涉及的锂离子动力电池主视图;
图2为图1所示锂离子动力电池部分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发明,并不是为了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2,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其包括壳体10和用于扣合于锂离子电池壳体之上,主要起到密封电池壳体和保护电池使用安全作用的盖帽。
盖帽包括盖板80、防爆片30以及密封外圈20,所述盖板80以及防爆片30之间依次密封贴合在一起,所述密封外圈20包覆在前述盖板80和防爆片30的边缘上。
盖板为台阶圆片,其设有一个环形的基部,基部的环形内侧边缘向上凸起形成倾斜部和顶部,倾斜部旁对称地设有两个盖板孔。
防爆片的形状与盖板近似,所述防爆片采用较薄的金属铝片制成,其中心位置设有凸起的保护膜,所述凸起的保护膜亦采用金属铝制成。所述凸起的保护膜的四周设有双向刻痕,在电池组装时,将电芯的极耳焊接至保护膜上,由于金属铝材质比较柔软,故当电池发生故障时,其内部产生气体的气压达到一定数值时,气体会冲破保护膜而排出,即保护膜便会沿着双向刻痕处断开,这样连接在保护膜上的极耳便会与保护膜撕开,从而切断电池的回路。
密封外圈为台阶形空心圆柱状,其中直径较大的为封闭端,直接较小的为保持端。封闭端靠近保持端处的外壁略向内收缩形成收缩部。密封外圈的内部开设有台阶形通孔,封闭端处的通孔直径与盖板的外径相适配。通孔周围的侧壁上设有一圈向内的凸环。所述密封外圈采用聚乙丙烯材料制成,因而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和绝缘性。由于聚乙丙烯材料为现有技术,因此在本说明书中对其不作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18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紊流曝气塔
- 下一篇:一种无机粘结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由此得到的无机粘结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