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洗衣机平衡垫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61797.1 | 申请日: | 2013-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5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黄得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6F37/20 | 分类号: | D06F3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4 | 代理人: | 赵百令;刘大玲 |
地址: | 2150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洗衣机 平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洗衣机运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洗衣机平衡垫。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平衡垫采用中空结构,两侧和洗衣机两侧相互配合从而紧固洗衣机。参图1和图2所示分别为现有技术中平衡垫的俯视和剖面结构示意图,现有技术中洗衣机平衡垫的一般紧固原理和紧固方法具体包括:材质为EPS的平衡垫通过发泡成型为图1所示的形状,且不同的发泡倍率(粒子结合的紧密程度)紧固的效果有所不同。具体的作业方式如下:
1、打开洗衣机上部盖体;
2、将平衡垫装入内桶中,平衡垫主体嵌设于内筒中,平衡垫两端分别与洗衣机外筒相互固定配合,从而紧固洗衣机的外筒和内筒;
3、关上洗衣机上部盖体,进行其他操作作业。
如,现有的全自动波轮式洗衣机中部平衡垫为EPS材质,此种材质平衡垫在废弃之后会造成环境的污染且EPS材质不易分解,长期累计造成环境的破环和污染;同时,EPS材质的平衡垫制造时需要模具发注,模具设备费用高,生产成本较大。
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洗衣机平衡垫。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洗衣机平衡垫,其制造方便且成本低,可以循环使用并且减少了环境污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洗衣机平衡垫,所述平衡垫包括中空设置的主体部、由主体部向两侧延伸的两个第一延伸部、以及由主体部向两侧延伸的两个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具有高度差,第一延伸部的端部与洗衣机外筒相固定设置,第二延伸部的端部与洗衣机内筒相固定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两个第一延伸部的端部之间的距离为洗衣机外筒的直径,两个第二延伸部的端部之间的距离为洗衣机内筒的直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延伸部两侧边向下设有第一加强部,第一加强部与第一延伸部垂直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加强部的端部包括第一卡合部,第一延伸部与洗衣机外筒相固定卡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延伸部两侧边向上设有第二加强部,第二加强部与第二延伸部垂直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加强部的端部包括第二卡合部,第二延伸部与洗衣机内筒相固定卡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平衡垫的材质为硬性纸质材质。
本发明洗衣机平衡垫有效的控制了内桶在机器运输过程中的晃动,采用硬性纸质材质,有效的增加了材料的利用率并且最大程度的减少了废弃部品对环境的污染,废弃之后的部品可以循环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平衡垫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平衡垫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平衡垫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平衡垫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平衡垫部件1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平衡垫部件2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洗衣机平衡垫,平衡垫包括中空设置的主体部、由主体部向两侧延伸的两个第一延伸部、以及由主体部向两侧延伸的两个第二延伸部,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具有高度差,第一延伸部的端部与洗衣机外筒相固定设置,第二延伸部的端部与洗衣机内筒相固定设置。
进一步地,两个第一延伸部的端部之间的距离为洗衣机外筒的直径,两个第二延伸部的端部之间的距离为洗衣机内筒的直径。
进一步地,第一延伸部两侧边向下设有第一加强部,第一加强部与第一延伸部垂直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加强部的端部包括第一卡合部,第一延伸部与洗衣机外筒相固定卡合。
进一步地,第二延伸部两侧边向上设有第二加强部,第二加强部与第二延伸部垂直设置。
进一步地,第二加强部的端部包括第二卡合部,第二延伸部与洗衣机内筒相固定卡合。
进一步地,平衡垫的材质为硬性纸质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17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