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纱筒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61437.1 | 申请日: | 2013-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6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占洪;朱晓宏;商汉东;周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润源经编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547 | 分类号: | B65H54/547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陈磊 |
地址: | 21300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整经机或者经编机等纺织设备中纱架上所使用的纱筒固定装置,属于纺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整经机或者经编机等纺织设备中所使用的纱筒固定装置,主要由转轴、连接座和摆臂组成,所述纱筒呈圆筒形且其外圆壁面上卷绕有纱线,所述转轴通过轴承转动地安装在纱架上,转轴的外周表面有一段为锥型面。在整经机或者经编机工作时,将纱筒套在转轴上,转轴上的锥型面段置于纱筒的内孔中且与纱筒内孔紧配合,这样能保证纱筒与转轴一起低速转动实现纱线退绕时,纱筒与转轴之间有足够的力矩而不存在打滑现象。但是,这种结构的纱筒固定装置在工作时还存在以下二个方面的缺点,一方面,该装置只能满足小型、轻型纱筒退绕使用,对于大型、重量较大的纱筒,例如涤纶、锦纶母纱纱筒退绕使用时,由于纱筒尺寸大、重量大,因而仍存在打滑现象,而打滑容易使纱筒内径磨损,降低纱筒的使用寿命,同时纱筒内孔因磨损失圆而导致纱线张力不均匀,从而常常出现松纱、断纱等事故,大大影响了经轴及织物质量;另一方面,该装置只能适合低速纱筒的水平轴向固定,不能适应高速以及倾斜角度的纱筒固定,适用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仅能有效防止纱筒退绕时出现打滑现象,而且能适应高速以及倾斜角度的大型、重量较大纱筒使用的纱筒固定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这样一种纱筒固定装置,包括转轴,所述纱筒呈圆筒形且其外圆壁面上卷绕有纱线,所述转轴置于所述纱筒的内孔中,工作时,所述纱筒随转轴一起转动,纱线从所述纱筒上被拉出,从而实现纱线的退绕,该纱筒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一涨块、导向块、涨片、环形弹簧、第二涨块和收紧螺母;所述转轴的一端轴身上设有一个台阶面,转轴的另一端轴身上设有一个螺纹段,所述收紧螺母旋合在该螺纹段上;所述第一涨块为具有圆锥面的中空圆锥台体,该第一涨块套装在所述转轴上且其一端与所述转轴的台阶面相抵;所述第二涨块为具有圆锥面的中空圆锥台体,该第二涨块套装在所述转轴上且其一端与所述收紧螺母相抵;所述导向块套装在所述转轴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涨块与第二涨块之间,该导向块上开设有至少三个沿所述转轴轴向延伸且沿转轴周向均布的凹槽;所述涨片为板状长方体,该涨片至少有三个且分别滑动地嵌合在所述导向块的凹槽中,所述各涨片的长度均大于所述导向块的长度,所述各涨片沿所述转轴轴向的两侧底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涨块的圆锥面及第二涨块的圆锥面相抵,在所述各涨片上还开设有供所述环形弹簧穿插的通孔;所述环形弹簧至少有一根,且环形弹簧穿过所述各涨片上的通孔将各涨片连接在一起。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在所述第二涨块与收紧螺母之间还设有挡圈,该挡圈套装在所述转轴上且其外径小于所述纱筒的内孔直径0.5~2毫米,所述第二涨块经所述挡圈与所述收紧螺母相抵;在所述第一涨块的圆锥面上还设有至少二个台阶面,所述台阶面的直径小于所述纱筒的内孔直径0.5~2毫米。
本发明中,所述导向块上的凹槽和所述涨片均优选为六个,所述各涨片上的通孔均优选有二个,且所述二个通孔分别设置在各涨片的两侧中部。
本发明中,所述第一涨块和导向块均与所述转轴键连接。
本发明中,所述转轴是安装在纱架上的电机的输出轴,或者是通过轴承转动地安装在纱架上的旋转轴。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由于本发明的纱筒固定装置具有第一涨块、导向块、涨片、环形弹簧、第二涨块和收紧螺母;所述涨片为板状长方体,涨片至少有三个且分别滑动地嵌合在导向块的凹槽中,各涨片的长度均大于导向块的长度,各涨片沿转轴轴向的两侧底端分别与第一涨块的圆锥面及第二涨块的圆锥面相抵,因而在工作时,首先将纱筒套在涨片的外边上, 然后拧紧收紧螺母,使第二涨块移向导向块,因各涨片两侧底端分别与第一涨块的圆锥面及第二涨块的圆锥面相抵,因而与此同时,各涨片沿着导向块的凹槽向外运动从而被张开,涨片向外张开时使各涨片的整条外边与纱筒内孔牢固地紧密配合在一起,这样不仅使涨片与纱筒之间具有足够大的力矩而在纱筒高速退绕时不存在打滑现象,而且能很好地适用于倾斜角度的大型、重量较大的纱筒使用。
本发明在第二涨块与收紧螺母之间设置挡圈,挡圈外径小于纱筒的内孔直径0.5~2毫米,在第一涨块的圆锥面上设置至少二个台阶面,台阶面的直径小于纱筒的内孔直径0.5~2毫米,采用这样的结构后,一方面可使本发明的纱筒固定装置方便地满足于不同规格的纱筒使用,另一方面,可使纱筒的装卸更方便、稳定和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润源经编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润源经编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14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