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窗式新风处理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60416.8 | 申请日: | 2013-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6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彭辰祺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辰祺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8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风 处理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改善室内空气环境、保障人体健康的技术措施。具体是将吸入室内的新鲜空气进行深度处理,使之成为清洁空气供呼吸之用。新风器主要由箱体、风机、净化板、吸附器、水泵等组成。当室外受污染的空气被风机吸入后从多层净化板及其管孔中流过,受到其上水表面清洗,再经过吸附层,去除了空气中大部分尘埃和有害物质后进入室内,使室内空气质量提高,保障人体健康。炎热季节为保证净化板上水流层主要靠引入空调机的冷凝水,使原本排掉的冷量得到回用,从而具有一定的节能效果;又由于冷凝水不再无序排放,有利于小环境改善。在不用空调器时,向净化板供水是靠水泵唧送自来水,保证净化板上水流层,达到清洗新风目的,同时也可对室内湿度进行一定调节。
技术背景
近年来,由于大气污染严重,我国大中城市的空气质量变得越来越差。这对人身健康造成巨大威胁。由于开窗和缝隙的漏风,使尘埃特别是“PM2.5”在室内空气中含量不会比室外空气低多少,但人体活动所产生的有害气体远比室外空气浓度大。本发明引入室外新风并进行处理,改善了室内空气质量,有益于人体健康。此外,空调机外排的冷凝水,不仅是能源的浪费,也对小环境产生不良影响。本发明实施也可取得节能和改善小环境的功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新风处理器,对引入室内的新风进行处理,去除空气中大部分尘埃特别是其中PM2.5的含量,使新风质量大幅提高,从而使活动在室内的人体,即使在严重的雾霾天气也能处在较高质量的空气环境中。新风处理器主要由进风机、排风机、箱体、水泵、水箱、多层抽屉式净化板和抽屉式吸附器组成。水泵将水箱内水唧至顶层净化板,水从顶层净化板的众多短管孔道逐层向下流,在每层净化板上形成薄薄的流动水层。当进风机吸入的室外空气进入新风器后逐层从净化板薄水面掠过而得到第一次清洗,然后从净化板上众多短管孔内向下吹,再次受到润湿的管内表面和下滴水的第二次清洗。经过水的反复清洗,引入的新风中大部分尘埃和有害气体得到清除。新风中少量不溶于水的有害气体经吸附器后被较彻底清除。因而从排风机向室内吹出的新风纯净度十分高。
新风处理器与空调器室内机的冷凝水排水管相接。在炎热季节用于清洗室外吸入空气的水源,主要来自这部分温度接近露点温度的冷凝水,从而使进入室内的新风在净化过程中得到降温,使空调系统减少能耗。
当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过高时,空调器排出的冷凝水较多,对进入室内的新风具有一定的去湿作用。当室内空气相对湿度较低时,空调器排出的冷凝水较少,对新风去湿作用较小。因而引入冷凝水作净化水源,不会对室内空气湿度产生大的影响。当空气十分干燥时,可在水箱内加入自来水或少量温水,增加室内空气的湿度。当室内空气湿度很高时可在水箱内加入温度很低的冷水甚至冰块,迅速降低室内湿度。冷水和冰块可方便地从冰箱制取。当然,这种情况大多在高朋满座,空调系统能力难以应付时,可短时补充以降温降湿,调节室温和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由上可知,本发明具有以下功效:
1、即使在空气质量十分恶劣的气象条件下,仍能保证从室外吸入的空气具有良好的质量。使室内空气随时有新鲜空气补充。
2、空调机的蒸发器排出的冷凝水能量得到回收利用,具有一定的节能效果,且对室内空气湿度影响甚小。需要时可方便地人工对水箱加入不同温度的水,以调节室内空气湿度和温度。
3、空调机的蒸发器排出的冷凝水排入新风处理器,使冷凝水无序排放得到遏止,对环境改善和管理有益。
附图说明
图1为窗式新风处理器的正视图。
图2为窗式新风处理器的侧视图。
图3为净化板结构。
具体实施方案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窗式新风处理器主要由水泵1、水箱2、抽屉式吸附器4、气水分离板5、抽屉式净化板6、排风机7、进风机9组成,它们安装在同一箱体2内。靠固定嵌条8和垫块安装在窗框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辰祺,未经彭辰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04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