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脑中风的中药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59505.0 | 申请日: | 2013-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10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朱有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有信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8 | 分类号: | A61K36/8988;A61P9/10;A61K35/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脑中风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脑中风的治疗领域,尤其是一种治疗脑中风的中药。
背景技术
脑中风病因情志失调,平素忧郁恼怒、情志不畅、肝气不舒、气郁化火、风火上亢、长期烦劳过度、精神紧张、志火内燔、阴精暗耗,日久导致肝肾阴虚,阴虚则肝阳亢盛,乃至肝火内动,或火盛灼精为痰,或饮食不节,平素好吃肥甘醇酒高粱厚味,以致脾失健运、湿聚生痰、串犯经隧而致病,或精气亏虚,年已中旬,精气渐衰,或素患眩晕头痛,如朱丹溪(眩晕者中风之渐之说):以致阴虚如下,肝阳偏亢以上,肝风内动化火生痰,或因气虚邪中痰瘀阻络,气血涩滞亦发偏枯猝中。
病位在脑《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头者精微之府。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脑为元神之府。精明元神者是指主宰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而言,中风之猝然昏扑、不省人事,是因风痰火内盛,血之与气并走于上,上冲于脑所致,故其病在脑。
肝肾阴虚是其治病之本,风火痰瘀是其发病之标,两者互为因果,正如张景岳在《非风论》所说:凡此病者多以素不能慎,或七情内伤,或酒色过度,先伤五脏之真阴,五脏之阴中,以肝肾为主,肝藏血,肾藏精。总而言之,肝肾阴虚是中风致病的根源。在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的基础上,由于心肝失养,加之外在因素的不断影响,而心肝阳亢化火、生风生痰,而风火痰瘀之间又可互为因果,或互相兼夹,一遇诱因激发,便致猝中。
本病机主要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轻者中经络,重者入脏腑,肝肾阴虚阳亢,风火痰瘀互相为患,一旦遇到烦劳恼怒、房事不节或醉酒饱食等因,阴阳严重失调,气血发生逆乱,则致中风。由于病位浅深、病情轻重的不同,又有中经络、中脏腑之别,若肝风夹痰、横串经络,则见中经之轻症、病位较浅。每因风痰瘀阻经络、气血不能濡养肢体颜面,而伴见偏枯歪斜等症。若风邪痰火蒙蔽神窍,气血逆乱,上冲于脑,则见中脏之重症、络损血溢、瘀阻脑络,而突然昏厥扑倒不省人事。
目前治疗脑中风多采用西药,见效慢,效果不佳,不能根治,常常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烦恼,甚者影响工作生活质量、身心健康和生命危险,而且西药通常仅治标不治本,效果不明显,再者西药毒副作用较大,长期使用对健康有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依据现代中药配伍理论,采用全蝎、石决明、钩藤、菊花、丹参、天麻、枝子、黄芩、牛七、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川贝母、茯苓组成治疗脑中风的中药。方解:全蝎-平肝熄火,祛痰,清热止痉,常用于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石决明-清肝潜阳;钩藤-清热平肝,熄风止痉;菊花-疏风清热,清肝明目;丹参-活血祛瘀,清热除烦;天麻-平肝熄风,祛风止痛;枝子-清湿热除烦;黄芩-清热泻火;牛七-活血化瘀,强筋壮骨,利关节补肾;杜仲-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益母草-活血,调经,祛瘀,降压;桑寄生-补肝肾,强筋骨,利关节,祛风湿;夜交藤-养心安神,通经祛风;川贝母-清热化痰散结;茯苓-健脾利水渗湿,宁心安神。
该中药口服后能直接发辉养阴平肝、潜阳熄风、清热祛痰散瘀、定惊、祛风止痛活络、醒脑之效,肝阳得潜,风得熄,痰除惊定,脑得清醒,经络得舒,诸症可愈,病根可除。
本发明能有效地治愈脑中风猝然晕倒、半边不遂、口眼歪斜、舌强不语、脚废不能行、头晕头痛,疗程短,见效快,不易复发,而且材料来源广、成本低,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可有效地减轻患者的负担和痛苦。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主要是提供一种见效快、效果显著、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不易复发的治疗脑中风的中药,特别适合因肝阳上亢引发的脑中风猝然晕倒、半边不遂、口眼歪斜、舌强不能言以及久治未愈的脚废不能行等症。
为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治疗脑中风的中药,该中药的以下重量份数原料:全蝎5-10份,石决明20-40份,钩藤20-40份,菊花10-20份,丹参10-20份,天麻10-20份,枝子10-20份,黄芩10-20份,牛七10-20份,杜仲10-20份,益母草10-20份,桑寄生10-20份,夜交藤10-20份,贝母10-20份,茯苓10-20份。
该中药的以下重量份数原料:全蝎5-10份,石决明20-40份,钩藤20-40份,菊花10-20份,丹参10-20份,天麻10-20份,枝子10-20份,黄芩10-20份,牛七10-20份,杜仲10-20份,益母草1020份,桑寄生10-20份,夜交藤10-20份,贝母10-20份,茯苓10-20份。
该中药按以下的方法制备:将原料按配方配合磨成粉末,按常规工艺依法制成胶囊剂、片剂、颗粒冲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有信,未经朱有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95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桂香肉松锅巴及其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桂花米酒小麦胚芽粉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