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59464.5 | 申请日: | 2013-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1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周亚强;吴园文;吴智仁;蒋素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特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00 | 分类号: | B09C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214 江苏省宜***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修复 重金属 污染 土壤 方法 | ||
1.一种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两个步骤:
(1)将重金属从土壤团聚体中分离出来并进行富集;
(2)将步骤(1)中获得的重金属富集体从土壤环境中移除。
2.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步骤(1)中将重金属从土壤团聚体从分离并富集的方法是通过在土壤中接种具有吸收、富集重金属的藻类进行的,具体包含如下步骤:
A、获取微藻并将其在液体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微藻培养液进行稀释,用培养液将藻类细胞密度稀释至103-104/L-1;
B、将步骤A中获得的稀释后的含藻类培养液喷洒到目标土壤上,喷洒时日平均温度不低于15摄氏度,喷洒后如果土壤比较干燥,则对土壤进行浇灌,至土壤含水量达到10%(重量)以上;
C、保持土壤湿度,使其藻类能正常生长,20~40天后即可采取下一步措施;
而且上述步骤A中提到的微藻包括但是不限于小球藻属(chlorella sp),筒柱藻属(cylindrotheca sp.),硅藻(diatom),菱形藻(Nitzschia sp.),裂壶藻(schizochytrium sp.),杜氏藻属(dunaliella),栅藻(Scenedesmus sp.),微绿球藻(Nannochloris sp.),衣藻属(chlamydomonas sp.),扁藻(Tetraselmis sp.),空球藻属(Eudorina sp.)等;步骤A中提到的培养液包括但不限于BG-11培养基、F/2培养基、walne培养基、TAP培养基以及其他任何经过修改的微藻培养基。
3.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步骤A中使用的微藻是从尾矿场的尾矿表面生物结皮中获取的微藻,具体地说包含以下步骤:
a、铲取尾矿表面的生物结皮,将其轻轻揉碎,并将其过60~100目筛,去除大部分尾矿砂,获得结皮中的藻类及苔藓的混合物;
b、将步骤a中获得的藻类及苔藓混合物置于常规藻类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培养方法按常规藻类培养方法进行,随后对藻类进行分离,获得可使用的含藻类的培养液。
4.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步骤(2)中将步骤(1)中获得的重金属富集体从土壤环境中移除的方法是指通过在经过步骤(1)处理过的土壤中养殖并收获蚯蚓而完成的,上述养殖的蚯蚓包括但不限于:背暗异唇蚓、赤子爱胜蚓、红正蚓、直隶环毛蚓、秉氏环毛蚓、参环毛蚓、微小双胸蚓、爱胜双胸蚓、威廉环毛蚓、微小双胸蚓、杜拉蚓、通俗环毛蚓、湖北环毛蚓和双颐环毛蚓,根据土壤情况,有时需要在投放蚯蚓之前对土壤进行处理,当土壤不够松软,有板结情况时需要进行松土操作,投放蚯蚓后需要注意不能让土壤过于干燥,必要时需对土壤进行浇灌。
5.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蚯蚓数量达到饱和时,就可以收获一部分蚯蚓,收获的蚯蚓可以根据其种类加以利用,但是在利用时需要注意这些蚯蚓体内具有较高重金属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特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艾特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946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紧定机构的调节钉
- 下一篇:一种大白粉搅拌桶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