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平面把手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59381.6 | 申请日: | 2013-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56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星本康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星本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13/10 | 分类号: | E05B1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面 把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平面把手。
背景技术
进行门的开关和上锁的平面把手正在普及。平面把手被广泛应用于例如将配电盘收容的配电箱的门等中。
作为该平面把手有如下的结构,平面把手具有:在前表面上具备开放部的壳体;和能够伸出缩入地设置在上述壳体的开放部上的门开关用的操作杆,通过将设置在上述操作杆上的锁部件上锁,而维持上述操作杆收纳在上述壳体内的状态且无法对操作杆进行握持(专利文献1、2)。
另外,还有一种平面把手,其在上述壳体侧具有上述锁部件(专利文献3)。
专利文献1所示的是一种把手装置的安装结构,其中,在从门板的正面侧插入到形成在门板上的安装孔内的主体外壳的外周部分上,连接设置有与上述安装孔的周围部分的门板的正面相抵接的正面凸缘部,在主体外壳的中间部上形成有朝向主体外壳的侧面方向开口的一对凹部,在各凹部内以能够沿主体外壳的侧面方向滑动的方式收容有闩体,通过弹性部件以使前端部7从凹部的侧面开口突出的方式对各闩体滑动弹压,在各闩体6的前端部的背面侧形成有倾斜凸轮面,该倾斜凸轮面与上述安装孔的孔缘部滑动接触且使闩体沿收起方向滑动,在闩体的前端部的正面侧形成有支承面部,该支承面部与上述安装孔的周围部分的门板的背面相抵接,通过将各凹部的背面开口封闭的盖部件来进行限制,使得各闩体不会向主体外壳的背面方向移动,在主体外壳内收容有把手(操作杆)等的机构部件。
该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把手装置的安装结构,无需在门板上设置任何安装螺丝用的螺丝孔或通孔,也无需在螺丝紧固时从门板的正面侧按住把手装置而进行临时保持,就能高效率地进行安装作业,并且提供一种能够适用于不同板厚的各种门板的把手装置的安装结构。
专利文献2所示的是一种平面把手,该平面把手使纵长形状的把手(操作杆)的一端以能够相对于将上述把手(操作杆)收容的外壳而转动的方式安装,在上述把手的另一端上设置有锁芯,且相对于将上述把手(操作杆)收容的外壳而被锁定,其中,在上述把手(操作杆)的表面上设置有上述锁芯的上锁及解锁状态显示用的开口,在上述锁芯的背面,在相对于其旋转轴偏心的位置上设置有卡合机构,设置在上述把手(操作杆)的背面侧且能够沿着向上述把手(操作杆)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引导机构往复运动的显示部件与上述卡合机构卡合,当上述卡合机构在上述旋转轴的周围旋转运动时,上述显示部件进行往复运动而在上述开口处交替表示有,设置在上述显示部件上的上锁及解锁显示部的上锁和解锁的显示。
该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锁及解锁显示机构的平面把手。
专利文献3所示的是一种门用锁把手装置,其具备:与门板的大致矩形的开口嵌合并固定的壳体,该门板具有前面和其相反侧的背面;把手(操作杆),相对于该壳体而在一端侧以能够向门的前面侧起伏旋转的方式枢轴支承,且向另一端侧延伸;和锁芯,安装在上述壳体上的锁安装部上(图6及图7),并在上锁状态下将上述把手(操作杆)限制在倒伏位置上,在解锁状态下允许把手(操作杆)的立起动作,上述把手(操作杆)以在倒伏状态下与上述壳体上的锁芯的前表面侧重叠的方式配置,在与该锁芯的前表面对应的位置上具有在前面与背面之间贯穿的钥匙插入口,且以从该钥匙插入口通过而能够对锁芯进行钥匙操作的方式构成,以与以上述把手(操作杆)的起伏旋转或立起后的一端侧为中心的旋转操作连动的方式将门切换至上锁或非上锁状态,其特征在于,上述锁芯在从分别与前面侧的上锁位置和解锁位置对应的旋转角度离开的位置上,显示有对上锁状态和解锁状态进行表示的标识,上述把手(操作杆)在倒伏状态下而与上述锁芯的上述标识对应的位置上,还具备使该标识以能够从前表面侧视觉辨认的方式露出的显示窗。
该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门用锁把手装置,能够容易地确认锁芯是位于上锁位置还是位于解锁位置。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3615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21793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0-144417号公报
专利文献1及2所示的把手装置均不具有使操作杆立起的专用的按钮,而能够通过钥匙的解锁操作而进行操作杆的立起。
上述两种把手装置均从正面侧向操作杆安装有锁部件。
因此,需要有一种复杂的固定结构,以不会通过钥匙的操作等,而使锁部件从操作杆的正面侧向前方轻易脱落的方式组装,并且其组装的操作性也不会很好。另外,通过这种固定结构也难以安装使水不会从把手装置的锁部件通过而渗入至配电箱内的防水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星本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星本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93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