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ASAR和Hyperion数据反演植被覆盖下土壤水分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58961.3 | 申请日: | 2013-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6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姚云军;程洁;刘素红;张晓通;张楠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35 | 分类号: | G01N21/35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10087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asar hyperion 数据 反演 植被 覆盖 土壤 水分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ASAR和Hyperion数据反演植被覆盖下土壤水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S1、获取实验区的Hyperion高光谱图像数据,提取实验区中的植被区域;
S2、构建基于比值指数及经验系数的植被含水量模型:
mv=a0SR+b0;
其中,SR为植被水分比值指数,mv为植被含水量,RSWIR和RNIR分别为近红外波段和短波红外波段反射率,a0和b0分别为经验系数;
S3、结合地面实测的mv及Hyperion数据计算的SR值进行回归计算,获得所述经验系数a0和b0的值;
S4、匹配所述Hyperion高光谱数据所需的ASAR雷达数据;
S5、将所述匹配后的Hyperion高光谱数据、ASAR雷达数据和所述植被含水量模型、所述a0和b0的值输入水云模型,所述水云模型为:
τ2=exp(-2Bmvsecθ);
其中,σ0是植被覆盖地表下总的后向散射系数,为植被层的后向散射系数,是直接地表后向散射系数,τ2是农作物的双程衰减因子,mv是植被含水量,A和B分别为依赖于植被类型的参数,θ是雷达入射角;
根据与植被覆盖下土壤含水量ms的关系:σ0soil=a0ln(ms)+b0反演计算获得植被覆盖下土壤含水量ms。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 利用Hyperion高光谱图像数据的第32、33、48、49波段构建归一化植被指数,实验区中归一化植被指数大于0.2的区域,判断为植被区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利用Hyperion高光谱图像数据的第48、49、130、131波段来构建植被水分比值指数,引入经验系数a0和b0构建植被含水量模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包括:利用高光谱数据的四个角点坐标匹配出所需的ASAR雷达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表为农田地表 。
6.基于ASAR和Hyperion数据反演植被覆盖下土壤水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植被区域提取模块,用于利用高光谱图像数据提取实验区中的植被区域;
植被含水量模型构建模块,用于构建植被含水量模型;所述植被含水量模型构建模块还包括回归计算模块,用于从数据库中提取相应数据,通过回归计算获得经验系数a0和b0的值;
雷达数据匹配模块,用于匹配高光谱图像数据所需的微波雷达数据;
土壤含水量计算模块,用于基于ASAR雷达数据和半经验的水云模型反演计算植被覆盖下土壤含水量;
数据库模块,用于存储遥感测得的数据,并提供数据给相应模块。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模块包括:
先验知识库,用于存储区域实测的植被含水量以及含有近红外和短波红外的遥感数据;
高光谱数据库,用于存储Hyperion高光谱图像数据;
雷达数据库,用于存储ASAR雷达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师范大学,未经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896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