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叶藻优质苗株的培育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56710.1 | 申请日: | 2013-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8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孙修涛;刘坤;王飞久;刘福利;汪文俊;梁洲瑞;马兴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33/00 | 分类号: | A01G33/0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刘晓 |
地址: | 26607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叶藻 优质 培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种子培育大叶藻优质苗株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大叶藻隶属于沼生目(Helobiae)、大叶藻科(Zosteraceae)、大叶藻属(Zostera)。作为海草(seagrass)的典型代表,大叶藻在浅海地区以形成广阔海草床的方式对世界范围内近海海洋生态系统做出贡献,其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价值,在生态养殖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研究发现,在养殖池中移植大叶藻有利于对虾以及海参产量的提高,并且大叶藻的种子和附生在其叶面上的多种生物可以作为海洋经济物种的饵料。不幸地是,包括我国在内,世界范围内的大叶藻资源正在严重退化。利用种子进行大叶藻种群的修复,不仅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的优点,而且最大限度的保持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目前正在成为研究的热点。
大叶藻生境特殊, 种子在萌发时对水分和空气的需求与陆生植物种子有一定差别,不同环境因子对种子萌发影响程度不同。如何提高种子的萌发率以及成苗率是利用大叶藻种子进行海草床修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国内对大叶藻种子的研究起步较晚,对大叶藻种子萌发生态的研究主要关注于萌发速度和萌发率而对幼苗的成活率和发育早期的生长状态较少关注。已经公开发表的大叶藻种子萌发方法大多是利用低盐度海水刺激种子萌发(以下简称“低盐刺激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种子萌发迅速,克服了自然状态下大叶藻种子萌发缓慢,影响海草床重建效率的难题。低盐刺激法将种子置于较低盐度的海水中,由于渗透压的改变,易造成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畸变,且发育成的幼苗叶片卷曲畸形,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恢复正常甚至直接死亡。由于萌发条件的光照度和温度都较高,萌发过程也容易受到霉菌和杂藻的侵扰。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低盐刺激法培育大叶藻存在易造成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畸变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式培育大叶藻优质苗株的方法,并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大叶藻优质苗株的培育方法,其中,包括如下阶段:
第一阶段、将大叶藻种子置于灭菌海水中,保持黑暗、密封缺氧、温度4℃条件下培养30-54d;
第二阶段、保持光照4500-5000lx、L:D=1:1、有氧、温度10℃条件下培养5-7d;
第三阶段、保持光照2000-2500lx、L:D=1:1、有氧、温度15℃条件下培养7-10d。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四阶段,保持光照2000-2500lx、L:D=1:1、有氧、温度15℃条件下培养5-10d。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如下:
本发明根据大叶藻种子萌发过程中不同的发育阶段,程序性调节不同的培养条件,可以减小种子萌发过程中的霉变和杂藻的侵扰,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苗株获得方法存在易造成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畸变的缺点。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培育大叶藻可以缩短大叶藻种子的萌发时间,提高萌发率30%-40%,且可以显著增加子叶生长长度2-3倍,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畸变率控制在2%以内,培育成的幼苗叶片厚实伸展、植株健壮,生长速度快。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一大叶藻种子萌发的四个阶段;
图2示出了本实施例一中大叶藻种子萌发第二阶段子叶的生长状态;
图3示出了种子萌发过程中受外界环境影响可能出现的畸变状态;
图4为利用本实施例一培育的大叶藻幼苗(右)与传统方法培育的大叶藻幼苗(左)对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在实现过程中通过长期观察发现:大叶藻种子由种皮、胚乳、胚组成,胚包括子叶、胚根、胚芽、胚轴。种皮革质有条状纹理;胚乳占种子的大部分,包被着胚;大叶藻胚的形态较特殊,子叶呈“U”型棒状,胚芽被子叶包裹。大叶藻种子的萌发可分为4个阶段,如图1所示从左至右依次为: (1)种皮破裂,胚乳开裂,子叶裸露出来。(2)子叶开始发育并不断向上生长,达到一定长度。(3)胚芽开始发育成幼叶,突破子叶的包裹。(4)胚轴不断延长,胚根开始发育。
针对大叶藻种子萌发过程的不同发育阶段,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室内规模培育大叶藻苗株的方法,通过程序性调节不同阶段的培养条件,从而提高种子的萌发率和萌发速度,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挑选成熟饱满的大叶藻种子100粒,用无菌海水反复冲洗多次。将大叶藻种子置于广口瓶中,注满灭菌海水,用玻璃塞塞紧瓶口,使广口瓶内无空隙保持密封缺氧状态,并将广口瓶存放在4℃冰箱中,黑暗条件下培养54d。此时种子处于第一萌发阶段,本阶段对其施加的条件主要用来减少霉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67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