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型的擦拭除锈剂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56340.1 | 申请日: | 2013-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3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郭仰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仰南 |
主分类号: | C23G1/02 | 分类号: | C23G1/02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史旭泰 |
地址: | 110103 辽宁省沈阳市苏***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擦拭 除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表面微创除锈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环保型的除锈剂。
技术背景
常规金属除锈都是在产品生产制造过程中进行的,通过“浸泡式”或“喷淋式”清理掉金属表面的锈蚀、氧化皮、油污等,形成一个全新的金属表面,以备传递到后续的钝化或磷化,喷漆或泳漆,电镀,喷塑等工序。然而,现有的这些除锈产品尚不能解决所生产制造的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尤其是精密设备、仪器仪表、电镀配件等(不能通过浸泡的方式除锈),再出现的锈蚀、锈斑。在生产实践中只能采用传统的处理方法,涂上防锈油脂,以延缓这些锈蚀的继续扩展,最终只能以“旧、残、破”的原因更换掉,除此再无他法。
专利号为200910187641.1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名称为钢铁工件喷涂涂装前常温皮膜钝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及质量百分比为:植酸2~8%、酒石酸0.1~3%、柠檬酸0.3~2%、苯甲酸钠2~6%、三乙醇胺4~8%、自来水余量。首先,该发明中酒石酸、柠檬酸、植酸为三种植物强酸,但这三种植物强酸对金属具有较强的腐蚀性,然而该发明的用途是作为防锈使用(即钝化);另外,该发明专利另两种成分苯甲酸钠、三乙醇胺,属于碱性物质,通常这两种成分也是作为防锈使用,是常用于机械加工领域的切削液是防锈组分;但其与前述三种植物强酸混合互溶后,其PH值的酸碱性,以及是否还具备防锈性能不得而知。
专利申请号为201110349284.1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名称为金属模具超声波清洗除锈剂及制备方法,其所用原料及质量百分比如下:磷酸8~30%、常温钢铁表面处理剂6~25%、柠檬酸1~4%、酒石酸1~5%、植酸1~4%、聚乙二醇1~8%、JFC1~3%、乙二醇单丁醚1~6% 及水余量。其中,酒石酸、柠檬酸、植酸,这三种成分在该发明中只是作为辅助成分添加,其主要成分是磷酸和常温钢铁表面处理剂;由此可见,前述三种有机酸主要是为了降低主体酸的浓度,因为该产品的工作对象是表面精度要求很高的模具,所以不能过度酸洗。需要指出的是,该发明中常温钢铁表面处理剂具体是何种成分未言明;聚乙二醇也未给出其分子量,而分子量对聚乙二醇而言非常重要,分子量400为液体状具有清洗性能活性剂,分子量2000以上为蜡状,常用于金属加工磨削液;乙二醇单丁醚缺点是易挥发、易燃,也不宜用于除锈剂中。而且就整体而言,该发明仍是传统的生产产品时所用的“浸泡式”处理方式,只是在“浸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超声波”这一比较先进的运行工艺;“浸泡式”通常是针对可拆卸的金属件,且无论金属件表面是否全部锈蚀,均需要整个浸泡在除锈液中;另外,有机酸成本高,在处理中轻度锈蚀的“浸泡式”除锈液中使用,其使用的时效性短,使用量大,因此成本高,比较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环保型的除锈剂,其特点是:凡棉签、布条、棉线能触及之处有锈蚀的均能去除,并兼具短期防锈功能,以备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长效的防腐处理(如:用本发明除锈后,再涂滴防锈油、脂);本发明特别适合一些精密设备、仪器仪表,以及加工后的精密配套件出现的锈蚀、锈斑,另外对一些电镀件的锈蚀问题,也能达到非常好的表面处理效果。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按质量百分比是由以下成分组成:
酒石酸 5~15%
柠檬酸 10~20%
植酸 1~5%
水杨酸钠 1~5%
表面活性剂OP-10 0.1~0.5%
蒸馏水余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仰南,未经郭仰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63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