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供电通信系统安全监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56101.6 | 申请日: | 2013-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95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宁安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美迪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史旭泰 |
地址: | 110179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供电 通信 系统安全 监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线路监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供电通信系统安全监控方法。
背景技术
供电通信线路由许多电气设备组成,这些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是不可避免的。故障发生时,快速检出故障设备并快速分断供电传输,同时准确提供故障发生的位置便于工作人员检修和恢复故障设备运行是线路故障检测控制的根本任务。
在现有的主流视频编码中,一般采用图像组(GOP)的方式进行编码压缩。GOP包括三种类型的帧,即I帧、B帧、P帧。其中I帧为关键帧,B帧为后向帧,P帧为参考帧。一般来说一段视频中I帧只进行帧内预测,而B帧或P帧采用帧间预测。不同的预测方式使得I帧的尺寸比B帧或P帧大的多,一个I帧的尺寸大小为一个B帧或P帧的4倍到5倍之间。因此在窄带的环境下,过大的I帧会产生延时的累积,无法适用于实时视频传输。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故障点查找准确、线路分断和维修及时且视频观测信号传输显示效果好的供电通信系统安全监控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包括故障检测部分和视频传输部分,故障检测部分采用如下步骤。
1)在传输线路上各区段设置监测仪监测各区段线路的故障信息,各监测仪具有唯一的地址信息。
2)所述监测仪与设定的监控阈值比较,如果超过设定阈值,将故障信息发送给控制单元。
3)控制单元根据故障信息分断供电传输,并将故障信息、分断执行结果和监测仪地址信息发送到监控中心。
4)监控中心将相关信息按短信通信方式发送给指定的移动电话让专职人员排除线路故障。
所述视频传输部分采用如下步骤。
1)在传输线路上各区段设置摄像头;并将摄像头采集的图像信息输入给所述控制单元。
2)在控制单元与监控中心之间设置两个通信信道。
3)将第一个图像组的I帧和所有图像组的B帧或P帧放在第一个通信信道中按照先后顺序依次传输。
4)将第二个图像组以后的各图像组的I帧放在第二个信道中并切分成多个I帧小片进行传输,且是利用第一个通信信道传输所述B帧或P帧时的时间间隙对各所述I 帧小片进行传输。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视频传输部分在非实时视频信号传输时,步骤4)中的第二个图像组以后的各图像组的I帧采用超前I帧方法传输,所述超前I帧方法为先将下一个图像组的I帧切分成多个超前I帧小片,再将各所述超前I帧小片的传输时间提前到传输当前图像组的所述B帧或P帧的时间间隙中。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视频传输部分在实时视频信号传输时,步骤4)中的第二个图像组以后的各图像组的I帧采用虚拟I帧方法传输,所述虚拟I帧方法为在当前图像组的所述B帧或P帧传输结束前的300毫秒~400毫秒内选择一个时间间隙进行一次实时视频信号采集并压缩形成下一个图像组的虚拟I帧,以所述下一个图像组的虚拟I帧作为下一个图像组的I帧并用以压制形成下一个图像组的第一个P帧,并将所述下一个图像组的虚拟I帧分成多个虚拟I帧小片后在当前图像组的所述B帧或P帧的时间间隙中传输;在监控中心接收到各所述虚拟I帧时,对各所述虚拟I 帧进行解码,监控中心不显示各所述虚拟I帧,而是将各所述虚拟I帧作为其对应图像组的第一个P帧的参考帧。
本发明有益效果。
本发明故障检测部分各监测仪具有唯一的地址信息,可准确提供故障发生的位置。通过控制单元可及时切断供电,保证设备及人员的安全。监控中心将相关信息按短信通信方式发送,保证线路及时维修。
本发明视频传输部分能充分利用P帧在网络传输中的间隙,提前传输下一个GOP的庞大数据,从而能使得非实时视频流更为流畅的传输和观看,对于实时视频流能在几乎不损失画质的情况下进行实时传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以下内容的表述。
图1是本发明故障检测部分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视频传输部分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美迪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沈阳美迪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61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速折叠便携式电动踏溜车
- 下一篇:低速电动车油电混合动力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