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54723.5 | 申请日: | 2013-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73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金田阳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5/00 | 分类号: | H02K5/00;H02K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马淑香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电机的端子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旋转电机的端子部是将电动机端子与刷握一体成型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0-141948号公报
在将电动机端子与刷握一体成型的现有的旋转电机中,一旦电动机端子的种类增加,则在刷握成型阶段开始便变成另一部件,而无法实现部件的共用。此外,在将电动机端子作为另一部件来单纯地将刷握与电动机端子焊接的情况下,存在因电动机端子的挠曲而出现电动机端子位置偏差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实现刷握的共用,且抑制电动机端子的挠曲,并能抑制电动机端子位置的偏差。
本发明的旋转电机包括电动机端子座、刷握及外壳,其中,上述电动机端子座对电动机端子进行保持,上述刷握具有将上述电动机端子座的电动机端子电连接的刷握端子部和电刷机构,上述外壳对上述刷握进行保持,上述电动机端子座与上述刷握分体构成,且上述电动机端子座与上述刷握一起固定在上述外壳上。
根据本发明的旋转电机,通过将电动机端子与一体成型的刷握分离,能实现刷握对于各种规格的电动机端子的共用,且能抑制电动机端子位置的偏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的电动机端子的图,图1(a)是主视图,图1(b)是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的电动机端子与电动机端子座的组装图,图2(a)是主视图,图2(b)是侧剖视图,图2(c)是后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的刷握的图,图3(a)是主视图,图3(b)是侧剖视图,图3(c)是后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的电动机端子、电动机端子座与刷握的组装图,图4(a)是主视图,图4(b)是侧剖视图,图4(c)是后视图。
图5是仅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的外壳的图,图5(a)是主视图,图5(b)是沿箭头方向观察图5(a)中的A-A线的侧剖视图,图5(c)是后视图。
图6是表示使用刷握安装用螺钉来将刷握固定在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的外壳上的状态的图,图6(a)是侧剖视图,图6(b)是后视图。
图7是表示使用轭安装用螺钉来将轭固定在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的外壳上的状态的图,图7(a)是主视图,图7(b)是侧剖视图,图7(c)是后视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旋转电机的电动机端子与电动机端子座的组装图,图8(a)是主视图,图8(b)是侧剖视图,图8(c)是后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旋转电机的刷握的图,图9(a)是主视图,图9(b)是侧剖视图,图9(c)是后视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旋转电机的电动机端子、电动机端子座与刷握的组装图,图10(a)是主视图,图10(b)是侧剖视图,图10(c)是后视图。
图11是仅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旋转电机的外壳的图,图11(a)是侧剖视图,图11(b)是后视图。
图12是表示使用刷握安装用螺钉来将刷握固定在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旋转电机的外壳上的状态的图,图12(a)是后视图,图12(b)是沿箭头方向观察图12(a)中的B-B线的侧剖视图。
图13是表示使用轭安装用螺钉来将轭固定在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旋转电机的外壳上的状态的图,图13(a)是主视图,图13(b)是侧剖视图,图13(c)是后视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旋转电机的电动机端子与电动机端子座的变形例的图,图14(a)是主视图,图14(b)是侧剖视图,图14(c)是后视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旋转电机的外壳的变形例的图,图15(a)是侧剖视图,图15(b)是后视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旋转电机的变形例的图,其表示使用刷握安装用螺钉来将刷握固定在旋转电机的外壳上的状态,图16(a)是侧剖视图,图16(b)是后视图。
(符号说明)
1电动机端子
1a电动机端子的接合部
2电动机端子座
2a电动机端子座的第一肋(肋部)
2b电动机端子座的第二肋(肋部)
2c电动机端子座的凸部
2d电动机端子座的角部
2e电动机端子插入部
2f电动机端子座的下垂部
2g电动机端子座的凹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47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