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机动车灯的光导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52980.5 | 申请日: | 2013-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65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马蒂亚斯·布伦德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汽车照明罗伊特林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8/00 | 分类号: | F21V8/00;F21W105/0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路盛律师事务所 11326 | 代理人: | 唐超尘 |
地址: | 德国罗***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状件 导光 光导体装置 边界面 机动车灯 并排设置 第二端部 第一端部 梯形形状 直接相邻 光导体 板状 对置 一体化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灯的一体化的光导体装置,该光导体装置具有多个并排设置的板状的导光指状件(18),其中每个导光指状件都具有第一端部(20)和第二端部(22)以及两个边界面,它们这样地彼此相互对置,使得获得梯形形状。该光导体装置的特征在于,第一导光指状件和与之直接相邻的第二导光指状件在光导体装置中这样定向地设置,使得第一导光指状件的边界面设置得这样面向第二导光指状件的边界面,使得梯形的光导体并排地安放在平面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灯的一体化的光导体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挑剔的款式,将发光二极管(LED)作为光源引入机动车照明装置中,这给照明装置的研发提高了很高的要求。在机动车照明装置中,通常分为前照灯和信号灯。机动车的前照灯产生光分布,它如此强烈地照亮周围环境,使得驾驶员可安全地在里面确定方向。信号灯产生信号光分布,它们应让其它交通参与者知道该机动车的存在和/或行为。日间行车灯-信号灯是信号灯的实施例,但它不应是穷尽列举。
正是在机动车灯的范围内经常需要均质照亮的光带,作为日间行车灯、闪光灯或轮廓标志灯的显示状态。这些要求虽然可通过具有后置散光玻璃的准直光学元件良好地满足,但该显现图像在未照射状态下通常还不达标:借助这种光学元件还很难满足取决于闪耀的、深度起效的显现图像的要求。此外,借助大量呈阶梯状设置的光源和准直光学元件来照亮通常呈三维拱起的散光玻璃,是很烦琐和昂贵的。
因此,为了实现均匀的显现图像并在造型上实现尽可能大的自由度,因此选择了光导体作为光学元件。但要克服光导体的低光学效率。典型的光导体效率只是约15%。在此,由光源发出的光束的份额的效率指,它实际上对期望的光分布的贡献。其结果是,为了借助光导体来实现闪光灯或日间行车灯功能,必须应用与其它只用于主要光功能(即用于近光灯或远光灯))相似强度的光源。从而存在着结构空间需求、热量发散和成本方面的缺点。
效率低的主要原因在于常用的光导体装置的结构相当光滑,其中通常相当小的光出射面却碰上输出的光束的非常大的张角。因此在实践中不可能的是,将输出的光线的更大份额转到狭窄限制的目标区域中,但这对于实现通常的照明功能来说是必要的。此外,通过传输在大量退耦棱镜上损失了许多光线,并且该较长的光导体长度会导致明显的吸收损失和颜色偏移。这些光导体通常相当纤细,因此从棱镜中退耦的光束通常不能再明显地聚焦。相反,光导体的纵向伸展虽然大,但边界面作为光出射面和作为传输面的双重使用不能实现聚焦的几何形状。
具有上述类型的光导体装置的机动车灯从DE 102 31 326 A1已知。该已知的光导体装置具有弧矢面和多个并排设置的导光指状件,其中每个导光指状件都具有用来耦合光线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该第二端部通到用于多个导光指状件的公共光导体容积中。每个导光指状件都具有两个彼此相对而置的边界面,其中在每个边界面中都具有至少一个直线,该直线将导光指状件的两个端部连接起来,并且它的延长线与一直线的延长线具有交点,后面提到的直线将导光指状件的另一边界面的两个端部连接起来。
弧矢面在此是指一个平面,导光指状件并排安放在此平面中。
导光指状件的形状在DE 102 31 326 A1中描述成郁金香状。准确地看,该处介绍的导光指状件分别具有两对彼此相对而置的边界面。第一对在该处称为表面的边界面呈弧形或呈抛物线形地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延伸。第二对的边界面是平坦的表面,它按DE 102 31 326 A1要么平行地延伸,要么在光线的传播方向上呈V形地相互延伸开来,或呈箭头状的想向布置。在此,已知的机动车灯的导光指状件这样设置,使得相邻的导光指状件的弧形或抛物线形的外罩是面彼此相对而置。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汽车照明罗伊特林根有限公司,未经汽车照明罗伊特林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29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