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轧机组支承辊换辊自动摘钩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52520.2 | 申请日: | 2013-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44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郭东慧;董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重集团大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1/08 | 分类号: | B21B31/08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曲永祚;李洪福 |
地址: | 1166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轧 机组 支承 辊换辊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所述的冷轧机组支承辊换辊自动摘钩装置,属于冷轧机组设备,具体设计一种冷轧机组支承辊换辊摘钩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自行开发设计、制造的冷轧机组支承辊换辊装置,换辊过程是自动搭钩,手动摘钩。即换辊缸钩子自动搭接后,通过人工用撬杆将钩子翘起来,实现钩子的分离,此过程需要工人下到地坑内去操作,加大了换辊时间而且操作不便,存在安全隐患。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研究设计一种新型的冷轧机组支承辊换辊自动摘钩装置,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旨在能够避免上述换辊形式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供结构紧凑,能够实现自动化控制,简单小巧,外形美观,运行可靠和操作使用十分方便的一种冷轧机组支承辊换辊自动摘钩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工人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所述的冷轧机组支承辊换辊自动摘钩装置,是由换辊装置、摘钩装置及支承辊钩子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辊装置与支承辊钩子相搭接;在摘钩装置装于换辊装置的侧下方。
本发明所述的换辊装置包括换辊缸、换辊钩子、销轴、托轮支架及托轮;换辊钩子通过销轴装于换辊缸的前端,在换辊钩子的一侧刚性连接有托轮支架,在托轮支架上装有拖轮;换辊钩子与支承辊钩子相搭接。
本发明所述的摘钩装置包括摘钩缸、摘钩转臂、转臂支架及摘钩缸架;摘钩缸装于摘钩缸架上,摘钩缸的杠杆前端与摘钩转臂下端铰接,摘钩转臂的中部通过销轴装于转臂支架上;摘钩转臂的前端位于托轮的下部;摘钩转臂可以在摘钩缸杠杆的的推动下以销轴为支点旋转,摘钩转臂的前端上抬,推动托辊支架向上移动,带动换辊钩子抬起与支承辊钩子分离,实现摘钩。
在轧机操作侧装设支承辊换辊自动摘钩装置,在支承辊换辊时,利用此装置实现换辊钩子与支承辊自动分离。在支承辊换辊状态时,换辊缸推动换辊钩子与支承辊钩子搭接,换辊缸缩回,拉出支承辊。此时需要将换辊钩子打开,将支承辊吊走。摘钩缸启动,伸出缸杆推动摘钩转臂下部向前,摘钩转臂绕转臂支架上的销轴转动,摘钩转臂上部抬起将托轮托起。托轮通过拖轮支架及销轴与换辊钩子刚性连接。托轮抬起带动换辊钩子抬起,换辊钩子与支承辊钩子分离,自动摘钩完毕。
本发明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
1、本发明的使用,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2、本发明的使用,避免了工人手动近距离操作,杜绝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本发明具有结构新颖、加工简便、使用方便、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等优点,其大批量投入市场必将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和显著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本发明共有3幅附图,其中:
附图1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图1的侧视图;
附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在图中:1、换辊缸2、销轴3、托轮支架4、托轮5、换辊钩子6、支承辊钩子7、摘钩转臂8、转臂支架9、摘钩缸10、摘钩缸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如附图所示,是由换辊装置、摘钩装置及支承辊钩子6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辊装置与支承辊钩子6相搭接;在摘钩装置装于换辊装置的侧下方。
换辊装置包括换辊缸1、换辊钩子5、销轴2、托轮支架3及托轮4;换辊钩子5通过销轴2装于换辊缸1的前端,在换辊钩子5的一侧刚性连接有托轮支架3,在托轮支架3上装有托轮4;换辊钩子5与支承辊钩子6相搭接。
摘钩装置包括摘钩缸9、摘钩转臂7、转臂支架8及摘钩缸架10;摘钩缸9装于摘钩缸架10上,摘钩缸9的杠杆前端与摘钩转臂7下端铰接,摘钩转臂7的中部通过销轴2装于转臂支架8上;摘钩转臂7的前端位于托轮4的下部;摘钩转臂7可以在摘钩缸9杠杆的的推动下以销轴2为支点旋转,摘钩转臂7的前端上抬,推动托辊支架向上移动,带动换辊钩子5抬起与支承辊钩子6分离,实现摘钩。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所有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公开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本发明的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重集团大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未经一重集团大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25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