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轴承套圈内外轮加工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52127.3 | 申请日: | 2013-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0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蒋仁龙;盛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铁近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5/00 | 分类号: | B24B3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21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圈内 外轮 加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轴承套圈内外轮加工机,尤其是涉及了一种用于特微型轴承套圈内外轮超精加工机。
背景技术
国内微型轴承内外圈超精加工存在很大缺陷,第一,加工面在侧面,调整不便;第二,磨石加工时从退出位到加工位通过液压油缸带动,重复定位差;第三,磨削量无法精密控制,加工后产品精度不良,合格率低下,加工时间长,需要超精加工两遍,每次需要7秒左右才能完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轴承套圈内外轮加工机,全自动完成对轴承套内外圈的超精加工,加工精度高,时间短,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轴承套圈内外轮加工机,包括机座,所述机座上分别安装有内轮加工机和外轮加工机。
前述的轴承套圈内外轮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轮加工机包括转轴和进料装置,所述转轴上设置有可相对其移动的磨石夹持装置,所述进料装置上设有用于夹持工件的、与所述磨石夹持装置位置相对应的上下两个导轮。
前述的轴承套圈内外轮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磨石夹持装置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推动其侧移的第一气缸和磨石限位块。
前述的轴承套圈内外轮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通过连杆与伺服电机相连接。
前述的轴承套圈内外轮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装置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将处于最底部的工件推送至导论处的推进油缸。
前述的轴承套圈内外轮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磨石夹持装置的后端设置有用于驱动其前后移动的第二气缸。
前述的轴承套圈内外轮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与磨石夹持装置之间设置有滑台。
前述的轴承套圈内外轮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为高刚性转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两个导轮夹持待加工工件,利用伺服电机带动磨石夹持装置不断摆动,使磨石完成对轴承套圈内外轮精加工,使加工面正对操作者,便于调整,退出位到加工位置由气缸及平板轴承完成,缩短空行程量,提高重复定位精度,大大提高机器加工精度,采用高刚性转轴及磨石压入气缸采用精密气压调整器,通过空气压力调整磨石压力后加工时间大大缩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轴承套圈内外轮加工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轴承套圈内轮加工机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轴承套圈内外轮加工机,包括机座10,所述机座10上分别安装有内轮加工机20和外轮加工机3,在同一加工机座10分别完成对轴承套圈内外径的加工,节约了操作空间。
所述内轮加工机20包括转轴21和进料装置27,所述转轴21上设置有可相对其移动的磨石夹持装置29,所述进料装置27上设有用于夹持工件的、与所述磨石夹持装置29位置相对应的上下两个导轮26,通过导轮26将待加工的工件33固定并不停的转动,通过磨石夹持装置29将磨石伸入到工件33的加工壁处后不断摆动,实现对工件内轮的精加工。
所述磨石夹持装置29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推动其侧移的第一气缸23和磨石限位块31,当磨石夹持装置29带动磨石进入到工件33的内轮中后,通过第一气缸23推出直至磨石夹持装置29顶住磨石限位块31,使磨石靠近工件33的内轮壁处,缩短了磨石的空行程量。
所述转轴21通过连杆24与伺服电机25相连接,通过伺服电机25带动磨石转动,大大提高了加工的效率。
所述进料装置27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将处于最底部的工件推送至导论26处的推进油缸28。
所述磨石夹持装置29的后端设置有用于驱动其前后移动的第二气缸32,通过第二气缸32将磨石夹持装置29上的磨石推进至工件内轮处,所述转轴21与磨石夹持装置29之间设置有滑台22,退出位到加工位置由气缸及平板轴承完成,缩短空行程量。
所述转轴21为高刚性转轴,且磨石压入气缸采用精密气压调整器,通过空气压力调整磨石压力后加工时间大大缩短。
其中,外轮加工机30结构和原理基本与内轮加工机20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轴承套圈内外轮加工机,全自动完成对轴承套内外圈的超精加工,加工精度高,时间短,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铁近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铁近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21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从含氟化合物中的水分除去方法
- 下一篇:一种半导体双层保护层的制作工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