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间歇工作调光LED灯驱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51925.4 | 申请日: | 2013-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8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张颖;张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吴泽群 |
地址: | 20023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间歇 工作 调光 led 驱动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ED灯驱动电路,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可兼容电子变压器的可调光的间歇工作模式的LED灯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LED灯都要求兼容传统的供电装置,例如传统的卤素灯通常采用电子变压器作为供电装置,而替换卤素灯的MR16型LED灯通常也被要求兼容卤素灯的电子变压器,由于MR16射灯的光束集中,很难被荧光灯所取代,所以采用LED光源的MR16灯有极为广泛的需求。但是,现有技术中LED灯和传统卤素灯的特征阻抗差异极大,用LED灯取代卤素灯的过程中会造成很多问题,尤其难以解决的问题是LED灯的消耗功率大大小于传统的卤素灯,而电子变压器要求有一定的负载电流才能维持正常的工作,而LED灯本身的消耗功率就远低于卤素灯,加之调光后消耗功率更低,这个特性很容易导致当把LED灯调光到亮度较小时,很多LED灯出现闪烁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的方案是给现有的LED灯增加一个并联的阻性负载用以增大总体消耗电流,但这样做会浪费电能,使得换LED灯的节能优势失去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可调光LED灯连接电子变压器出现的工作不稳定尤其是闪烁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间歇工作调光LED灯驱动电路,能够使电子变压器输出电流保持一定数值从而稳定工作,而不增加额外的功率消耗电路导致降低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间歇工作调光LED灯驱动电路,设于电子变压器以及LED灯之间,包括:
单片机;
整流桥电路,与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高速整流桥电路由第一肖特基二极管、第二肖特基二极管、第三肖特基二极管以及第四肖特基二极管组成;
boost升压电路,其输入端与所述整流桥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boost升压电路包括第二电感、第五肖特基二极管以及第一MOS场效应管;所述第一MOS场效应管与单片机相连;
输入信号检测电路,其输入端与所述整流桥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输入信号检测电路包括由第一电阻以及第一电容组成的低通滤波器,所述低通滤波器与单片机相连;
电源电路,其输入端与所述boost升压电路的输出端相连,由线性稳压电源以及第六电阻组成;
主电解电容电压检测电路和LED电压检测电路,其输入端与所述boost升压电路的输出端相连,包括主电解电容、用于单片机测量主电解电容电压的分压电路以及用于单片机测量主电解电容和LED的电压差的分压电路;所述用于单片机测量主电解电容电压的分压电路由第二电阻以及第三电阻组成;所述用于单片机测量主电解电容和LED的电压差的分压电路由第四电阻以及第五电阻组成;
buck降压驱动电路,其输入端与所述boost升压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buck降压驱动电路包括第三电感、第六肖特基二极管以及第二MOS场效应管,所述第二MOS场效应管与单片机相连;
调光信号接收电路,包括光电三极管,所述光电三极管与单片机的外部中断引脚相连;
其中,所述间歇工作调光LED灯驱动电路的前级采用固定占空比的boost升压电路,采用间歇工作方式稳定主电解电容电压,开启和关闭boost升压电路在输入电压的低频包络谷底进行。
所述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位于电子变压器输出的高频和低频信号成分之间,在保留低频同时滤除高频信号成分,低频信号的相位和频率不变。
所述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为800Hz。
所述单片机对低通滤波器输出的模拟信号进行AD转换获取输入电源电压的低频信号相位和频率信息,用于确保boost升压电路的开通和关闭在低频信号的谷底进行。
所述boost升压电路的间歇工作占空比由主电解电压控制,在主电解电容电压达到设定上限时允许关闭boost升压电路,而在主电解电容电压达到设定下限时允许开通boost升压电路。
所述单片机在低端检测主电解电容电压,单片机在低端检测主电解电容电压与LED电压之差,单片机通过计算获得LED电压,所有电压检测均为低端检测。
所述单片机以及所述间歇工作调光LED灯驱动电路的供电由线性稳压电源经过第六电阻的降压从主电解电容获得,开通时有启动电容给单片机和驱动电路提供足够的开启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师范大学,未经上海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19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工程钻机的新型联接机构
- 下一篇:轨道交通安全门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