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深埋圆形隧洞岩爆应力解除储水导向孔型爆破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51685.8 | 申请日: | 2013-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5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单治钢;彭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42D1/00 | 分类号: | F42D1/00;F42D3/04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韩小燕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形 隧洞 应力 解除 储水 导向 孔型 爆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埋圆形隧洞岩爆应力解除储水导向孔型爆破法,主要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交通、矿山等地下工程。
背景技术
岩爆是地下工程开挖过程中,岩体中积累的势能或应变能的突然释放导致的围岩破坏,可导致人员伤亡、工作面或设备发生破坏,其基本特性是突然和剧烈。特别是如果碰到较大圆形开挖面(如引水洞或泄洪洞),受其应力分布特征的影响,不但其顶部和侧壁部位容易发生岩爆,甚至其洞室底部都会发生开裂,造成洞室的变形、坍塌,甚至摧毁整个工程。这种岩爆发生时,震动强烈,持续时间长,破坏范围大,成为控制工程施工安全、掘进进度、乃至成败的关键因素。
截至目前,全世界对于圆形地下洞室的岩爆防治工作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没有形成固定的解除方案,一般都是采用由外而内的钻爆法,循序渐进,严重影响了施工的进度,且圆形隧洞中采用钻爆法的风险较大,行之有效的岩爆控制方法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解决圆形深埋隧洞掘进过程中的各向岩爆问题提供一种深埋圆形隧洞岩爆应力解除储水导向孔型爆破法,通过预先布置于四周的储水导向孔,保证岩石爆破的方向不向四周扩散,引导围岩裂隙的扩展方向,改变四周岩体性状,降低或消除能量积累程度,达到控制岩爆的目的,解决强岩爆造成的施工安全和施工进度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深埋圆形隧洞岩爆应力解除储水导向孔型爆破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a、在圆形开挖面上分别布置一组储水导向孔、一组应力解除孔和一个位于圆心处的圆心孔;各储水导向孔均布于开挖面的圆形边界上,各应力解除孔均布于以圆心孔为圆心的圆周上,并与外围的储水导向孔一一对应布置;其中储水导向孔垂直于开挖面,直径4cm,孔深4m;应力解除孔向各自对应的储水导向孔偏转10度,直径2cm,孔深3.5m;圆心孔垂直于开挖面,直径3cm,孔深4m;
b、每10分钟用清水清洗一次开挖面,共清洗3次;期间向各孔内注水,共注水3次,每次注水1分钟,注水时间间隔为10分钟,水压3-4MPa;
c、各储水导向孔灌满水后,撤去水压枪的同时,用石膏泥将孔口封堵;
d、各应力解除孔和圆心孔内全程装药,总体爆破强度为0.05kg/T;然后同时起爆各应力解除孔和圆心孔,爆破完成后出渣;
e、依次重复上述步骤a、b、c、d直到完全通过整个应力集中区。
各储水导向孔到圆心孔的距离为4m,各应力解除孔孔口到圆心孔孔口的距离为2m。
所述储水导向孔共有八个,其中两个分别位于圆心孔的正上方和正下方。
所述应力解除孔共有八个,且各应力解除孔与对应储水导向孔的连线均指向圆心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在深埋隧洞应力集中区通过钻孔、压水、储水和合理布置爆破孔等一系列有序的工作方法,采用短进尺、多次循环开挖的方式改变岩体性状,消除或降低了岩体中能量积累水平,大大改善了施工安全(包括人员和设备安全)。2、在开挖面边界处均匀布置一组储水导向孔,可以有效保证岩石爆破的方向不向四周扩散,引导围岩裂隙的扩展方向,同时导向孔内的水,在爆破后能够迅速湿润干燥的岩石,从而降低了岩爆发生的机率。3、能够有效保证掘进进度,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缩短工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平面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图3是图1的B-B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是在深埋隧洞应力集中区通过钻孔、压水、储水和合理布置爆破孔等一系列有序的工作方法,以改变四周岩体性状、实现消除或降低能量积累程度的效果,以消除或降低四周岩爆能量的方式达到控制岩爆目的。
具体施工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16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