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会爆胎的开式结构力胎在审
申请号: | 201310051430.1 | 申请日: | 2013-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2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冰;余前孙;邝银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道尔轮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1/00 | 分类号: | B60C1/00;C08L7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会 结构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支撑及缓冲结构的由具有弹性缓冲性质材料制成的免充气不爆胎力胎的制造技术,主要是聚氨酯力胎的制造技术,普遍适用多领域轮式力胎使用。
背景技术
本发明申请是已经提交中国专利局的申请号为201110204785.0及201110462022.6的部分继续申请,同时又是授予中国专利的专利号为ZL200920274370.9、ZL201120256085.1及ZL201120578218.7的部分继续申请。
力胎是区别于车辆轮胎包括飞行器轮胎及力车胎的又一个轮式胎的细分领域。事实上在传统的分类概念中,力胎与力车胎是一个混淆的概念,力车胎按用途的传统分类概念,可分为自行车胎、手推车胎、三轮车胎、电动车胎、摩托车胎及多用途车胎等几大类,它们与汽车轮胎相比,具有轮辋较大而轮胎较小、承重及速度有限、制造工艺相对简单等特点。总的来说,力车胎是力机械式车辆(包括摩托车)的重要交通配件之一。
而力胎,严格来说并非是力机械式车辆所具有的轮胎,它与力车胎的显著区别在于并非安装于“车辆”(包括机动车辆及非机动车辆)之上,而是适用于各种童车及婴儿推车脚轮、各种旱冰及滑板滑轮、箱包脚轮、各种万向轮、各种推车及工具车脚轮以及各种床、架类脚轮等等,其用途非常广泛。而目前国内外严格来说并没有“力胎”这一限制内涵的统称或概念,其涵盖的产品均以各自产品的名称命名。
本专利申请所称的“力胎”即涵盖同时并不仅仅涵盖上述产品。
长期以来,力胎的制造依据其用途的不同其材质包括金属、塑胶、聚氨酯、橡胶、玻璃甚至木头等,其共通的特点是要么具有开式结构而不具有弹性,要么具有弹性而不具有开式结构。当然,部分产品并不要求其使用中具有开式结构或弹性,但大部分产品需要两者兼具。例如力胎的弹性特征可用于诸多方面,包括箱包及各种推车脚轮等,可减少颠簸,防止易碎货品受损及延长使用寿命;再比如用于转移病人的医用推车、手术推车等,在减轻颠簸的同时,可缓解患者的痛苦及防止二次伤害的发生。从使用和制造的最优化考虑,使用的舒适和制造的简便及材质的节约,应是本专利申请的出发点所在。
目前,免充气不爆胎同时兼具弹性缓冲性能的开式结构力胎在中国尚属空白领域。
发明内容
为填补免充气不爆胎同时兼具弹性缓冲性能的开式结构力胎在中国的空白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力胎选择,即利用具有弹性缓冲性质的材料,在力胎轮辋及地面之间,建立一个缓冲及支撑带,通过对现有力胎的承载和缓冲结构的改变和合理的产品配方,达成保留现有力胎的优点,克服现有力胎缺陷的目的,同时大幅改善和提高力胎性能,大幅提高力胎使用寿命和应对复杂路面的能力,同时大幅简化力胎的生产工艺及降低力胎的生产成本。
本发明所述的“免充气不爆胎同时兼具弹性缓冲性能的开式结构力胎”(简称“不爆胎力胎”或“开式结构力胎”或“开式力胎”),其力胎的弹性缓冲材料采用橡胶、塑胶或聚氨酯等弹性缓冲材料,本发明制作采用聚氨酯制作不爆胎力车胎主体——弹性体,其胎面采用同一配方的聚氨酯。
所述开式力胎结构由包裹着力胎轮辋的聚氨酯内圈部分和与地面接触的聚氨酯外圈部分所组成,聚氨酯内圈的轴径等于或小于聚氨酯外圈的轴径,其间由位于聚氨酯内、外圈之间并平行于轴径其轴向侧视呈倒“V”形的支撑板或由位于两轮圈轴径中线并垂直于两轮圈轴径的环状辐板和环状辐板两侧呈“X”形交叉的支撑板或由力胎圆心向外放射位于所述内外圈之间的支撑板或由位于所述内外圈之间的空心圆柱形侧壁所组成。
开式力胎的径向横截面呈矩形或梯形,如呈梯形则内圈部分较小,内圈部分与轮辋粘合。
在开式力胎的径向横截面呈矩形的情况下,位于两轮圈之间并平行于轴径其轴向侧视呈倒“V”形的支撑板,其“V”形夹角在10°-120°之间;位于环状辐板两侧呈“X”形交叉的支撑板每侧与内圈结合点与穿过此点的半径延长线所作的平面夹角呈10°-60°。
在开式力胎的径向横截面呈梯形的情况下,位于两轮圈之间并平行于轴径其轴向侧视呈倒“V”形的支撑板每侧外缘与半径平面呈10°-30°的夹角,其“V”形夹角在10°-120°之间;位于环状辐板两侧呈“X”形交叉的支撑板每侧外缘与半径平面呈10°-30°的夹角,同时位于环状辐板两侧呈“X”形交叉的支撑板每侧与内圈结合点与穿过此点的半径延长线所作的平面夹角呈10°-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道尔轮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道尔轮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14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户外交流高压隔离开关的合闸度指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隔离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