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煤储层裂隙观测亚微观分析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51179.9 | 申请日: | 2013-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3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肖建新;何乃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建新;何乃祥 |
主分类号: | G01N21/84 | 分类号: | G01N21/84 |
代理公司: | 北京嘉予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07 | 代理人: | 彭晓云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储层 裂隙 观测 微观 分析 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层气储集层裂隙观测技术,尤其是一种煤储层裂隙观测亚微观分析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煤储层裂隙分为宏观裂隙和微观裂隙两类,微观裂隙观测技术主要为显微镜技术,依赖显微镜进行观测。其观测视野微小,低倍镜下观测视域一般直径在5mm以下,高倍镜下观测视域一般直径在2.2mm以下。宏观裂隙主要靠目测,其观测视野微小大,小型裂隙分辨能力较差。然而煤储层的微裂隙系统的延伸通常要大于这个视域的十几倍以上,所以,镜下对煤储层光片的微裂隙统计数量、延伸方向及延伸范围难度较大,而且煤光片的肉眼观察受煤本身特性的影响与个人视力条件的限制,定量化也有较大难度。
发明内容
为解决煤储层裂隙观测中肉眼观测小型裂隙分辨能力较差、显微镜观测裂隙统计不便、煤储层裂隙观测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煤储层裂隙定量化简易、连续识别方便以及裂隙观测效率高的煤储层裂隙观测亚微观分析技术。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煤储层裂隙观测亚微观分析技术,包括块煤光片制备,所述块煤光片由专业相机拍摄,将拍摄的照片按照顺序编号存储,之后在电脑上对照片局部放大并统计裂隙。
所述块煤光片和专业相机相对安设于拍摄工作台上,所述块煤光片的拍摄背景为纯色且与块煤光片颜色存在反差。
所述专业相机安置于固定支架上对准块煤光片并安装定焦微距镜头。
所述专业相机为带有快门线的高像素单反数码照相机。
所述块煤光片旁放置参照比例尺,照相时将块煤光片和参照比例尺安排在同一画幅内。
所述块煤光片照片在电脑上用图像编辑软件打开,并在照片中有裂隙的地方进行标记,然后记录下来。
所述块煤光片拍摄角度选取可清晰显示裂隙的角度,并避开块煤光片反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煤储层裂隙观测亚微观分析技术,相比现有煤储层肉眼分析技术和显微镜分析技术,能解决肉眼和显微镜都无法解决的亚微观分析特征,能提高煤储层观测的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增加观测的可靠性。
肉眼分析技术,具有直观判别宏观煤储层裂隙的优势,能快速的判别视域直径在5cm以上、裂缝宽度在1mm以上的煤储层裂隙系统,但是,对煤储层裂隙接触关系更为复杂的视域5cm以下,裂缝宽度小于1mm的小型裂隙分辨能力较差,特别是量化和空间组合关系的分辨能力较差。相比肉眼分析技术,本技术方法可有效识别煤储层亚微观(视域直径10cm-0.5cm,裂缝宽度2mm-0.01mm)特征,更重要的是,本发明在判别裂隙的空间组合关系和定量化裂隙系统的方面明显优于肉眼分析技术。
显微镜分析技术,具有放大倍数大,微观特征显示清晰等特点。但显微镜视域直径最大在5mm左右,针对煤储层裂隙发育最复杂的视域范围5cm-1cm的观测只能通过将其分割为很多微小区域分别进行独立观测,这样的方式使对煤储层裂隙的空间组合组合关系和定量化统计显得十分不便。相比显微镜分析技术,本发明方法能有效而连续识别显微镜无法观测到的煤储层裂隙的亚微观特征,判别裂隙的空间接触关系。所以称为亚微观技术。煤储层90%以上裂隙都可以用这个技术观测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发明的操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块煤光片可采用普通光片,煤光片尺寸优选为常规尺寸:6*4*1cm,选好光片后注意保持光面清洁。
然后将煤光片放置于棕黄色衬底纸片,光片旁选择合适的参照比例尺,参照比例尺选用直尺即可。选择专业高像素单反数码相机(非卡片机)带有快门线方便摆拍,并安装90mm定焦微距镜头,放置在三脚支架上。
相机的拍摄角度选择可以清晰显示裂隙的角度,注意避开煤光片反光(煤光片本身属性易反光),然后拍摄,照片效果注意要全部显示煤光片镜面部分并包含旁边的参照比例尺。按照对拍摄的照片进行编号并存盘,之后在电脑上用图像编辑软件打开拍摄的图片,并在大尺寸显示屏下进行局部放大显示煤光片的裂隙特征并对裂隙进行标记后,再进行裂隙统计。
本发明技术相较之肉眼观测技术,肉眼只能观测到煤光片表面较大的裂隙,小裂隙无法观测,更重要的是各裂隙之间的空间组合特征无法观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建新;何乃祥,未经肖建新;何乃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11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按键帽结构及具有该按键帽结构的灯具
- 下一篇:警示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