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孔耐压零件的生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50780.6 | 申请日: | 2013-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82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龚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赛诺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9/00 | 分类号: | B22D19/00;B22C9/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4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 耐压 零件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孔耐压零件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使用重力铸造、压力铸造、锻造等手段获得毛坯件,再使用机械加工技术获得多孔性结构,然后用高压水去毛刺、液氮去毛刺、流体挤出技术去毛刺、燃爆技术去毛刺等手段去除机加工毛刺,相关设备的投资需近百万元。为了获得高致密无泄漏的零件,有时再采用浸渗的方法封堵原材料中存在的细小孔洞。上述制造方法难以获得符合要求的质地致密的毛坯零件;也无法通过铸造获得产品内部的多孔性结构(产品内部的细长孔,零件需要用这些孔输送油类物质),通过机加工方式获得这些细长孔所消耗的机加成本很高,这些细长孔相互贯通,去除贯通处的加工毛刺成本高、可靠性差。
综上可知,现有的多孔耐压零件的生产工艺,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孔耐压零件的生产工艺,可以解决获得致密毛坯的问题,同时可减少机械加工工时,降低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孔耐压零件的生产工艺,所述生产工艺包括:
制备与所述多孔耐压零件匹配的金属管组件;
将所述金属管组件装配于所述多孔耐压零件的压铸模具中;
将熔融材料以预设速度推入所述压铸模具的型腔中,所述熔融材料将所述金属管组件包围;
冷却成型后,将成型零件包含的所述金属管组件尾部去除,并进行机械加工,获得所述多孔耐压零件。
根据本发明的多孔耐压零件的生产工艺,所述金属管组件为铜管组件。
根据本发明的多孔耐压零件的生产工艺,所述铜管组件至少通过下料、弯管、焊接工艺,将不同数量、不同尺寸的铜管组合在一起。
根据本发明的多孔耐压零件的生产工艺,所述熔融材料为铝熔融材料。
本发明通过预先制备与多孔耐压零件匹配的金属管组件,在生产时,将该金属管组件装配于相应的压铸模具中,然后将液态的熔融材料以均匀的注入速度推入到压铸模具的型腔中,直至所述熔融材料将金属管组件全部包围,注入完成后,即可进行冷却成型,将成型零件从模具内取出后去除金属管组件的尾部,然后对零件进行机械加工,获得最终的多孔耐压零件。借此,本发明工艺简单,可以解决获得致密毛坯的问题,同时可减少机械加工工时,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多孔耐压零件的生产工艺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金属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金属管组件与模具的第一结合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金属管组件与模具的第二结合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开模后的多孔耐压零件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包含有金属管组件的多孔耐压零件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多孔耐压零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见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孔耐压零件的生产工艺,该生产工艺具体可应用于柴油机油泵供油装置,液压设备中控制、分配液压油的装置制作等,该生产工艺具体包括:
步骤S101,制备与多孔耐压零件100匹配的金属管组件10。
具体应用中,根据多孔耐压零件100的孔的形状以及分布等因素,制作与所述多孔耐压零件匹配的金属管组10件,如图2所示,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金属管组件10的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金属管组件10形状结构及孔径等均根据具体的零件而定,并不限于图示结构。
本发明中的金属管组件10优选为铜管组件,其可以通过下料、弯管、焊接等工艺,将不同数量、不同尺寸的铜管组合在一起。
步骤S102,将所述金属管组件10装配于所述多孔耐压零件的压铸模具20中。
将组合好的铜管组件压入压铸模具20的腔体中,如图3,然后用固定件21使其与模具很好的配合,如图4,借此更好的执行后续的流程。
步骤S103,将熔融材料以预设速度推入所述压铸模具20的型腔中,所述熔融材料将所述金属管组件10包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赛诺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赛诺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07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陶瓷散热体与LED光源一体化灯具
- 下一篇:一种输液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