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绞龙扰动式生物质燃烧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50234.2 | 申请日: | 2013-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03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胡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光 |
主分类号: | F23B30/10 | 分类号: | F23B3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3300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扰动 生物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燃烧器,具体地说,是一种绞龙扰动式生物质燃烧器。
背景技术
传统生物质颗粒燃烧器,其底部的一个平底的固定式炉排,燃烧采用的是用引风机抽风,也有增加鼓风机在炉排下鼓风的方式燃烧,这种炉排需要一定的空隙以满足生物质燃料燃烧过程的补氧,然而,生物质燃料在燃烧过程中总会因未完全充分燃烧而形成结焦,因此要不断地处理结焦,防止结焦将固定式炉排全部覆盖,否则会出现冒黑烟,如果长时间不及时处理就会引起炉膛熄灭。所以现有的生物质燃烧器存在的问题是:燃料没有充分燃烧,燃料热能没有充分利用;不能清除结焦,需要人工处理。
发明内容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得燃料充分燃烧,防止燃料结焦堆积,使用寿命长的绞龙扰动式生物质燃烧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绞龙扰动式生物质燃烧器,空心的u形外壳内设置一根在传动机构的带动下转动的空心管,空心管的外周上设置螺旋形输送叶片;空心管管壁上开有出风孔;空心管的一端封闭,另一端与进风通道相通;u形外壳内的内侧壁上开有与u形外壳的内空心部相通的出风孔;u形外壳的内空心部与进风通道相通。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独特的绞龙式燃烧方式。燃料通过空心管、螺旋形输送叶片组成的绞龙往u形外壳的上部开口(燃烧室)方向推进。通过空心管管壁上的出风孔和u形外壳内的内侧壁上的出风孔不断鼓风,燃料在燃烧室开始燃烧,燃尽的生物质通过绞龙的传送最后从绞龙末端的出口排除。
因为结焦的燃料也会在燃烧过程中,在绞龙不断的扰动下粉碎,自动从出口排除,而不会因为燃料结焦堆积出现无法燃烧的现象。
绞龙采用了空心管,有冷空气不断从出风孔里排出,大大降低了叶片和和绞龙轴(空心管)的温度,从而延长使用寿命。
由于绞龙采用空心轴开孔的设计,随着绞龙的转动,新鲜的空气不断在燃烧室扫射,从而让生物质燃料更充分燃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空心管上的出风孔在空心管轴向方向上位于相邻叶片的中间位置。这样,空心管内排出的风更加均匀,燃烧更加充分。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空心管上的相邻出风孔的中心连线与叶片的螺旋方向平行。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u形外壳的一端设置法兰板,空心管的一端穿过法兰板。
附图说明
图1是绞龙扰动式生物质燃烧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绞龙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绞龙扰动式生物质燃烧器的出口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3所示的绞龙扰动式生物质燃烧器,空心的u形外壳1内设置绞龙2。绞龙包括一根在传动机构的带动下转动的空心管3和设置在空心管外周上的螺旋形输送叶片4。空心管的前端31封闭,后端与鼓风机的出风口相通。空心管的前端31部通过支撑板8支撑在u形外壳1的前端。空心管3管壁上开有出风孔5。u形外壳的后端设置法兰板6,空心管的后端穿过法兰板6。
u形外壳1内的内侧壁上开有与u形外壳的内空心部相通的出风孔7;u形外壳的内空心部与鼓风机的出风口相通。
空心管上的出风孔5在空心管轴向方向上位于相邻叶片的中间位置,相邻出风孔5的中心连线与叶片的螺旋方向平行。
燃料绞龙往u形外壳的上部开口(燃烧室)方向推进。通过空心管管壁上的出风孔和u形外壳内的内侧壁上的出风孔不断鼓风,燃料在燃烧室开始燃烧,燃尽的生物质通过绞龙的传送最后从绞龙末端的出口9排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光,未经胡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02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