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供氧高原特种保障车以及其制造使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50220.0 | 申请日: | 2013-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44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林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凡 |
主分类号: | B60P3/00 | 分类号: | B60P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供氧 高原 特种 保障 及其 制造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障车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供氧高原特种保障车以及其制造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高原有着特殊的自然环境,其特点是低压、低氧、气候干燥寒冷、风速大、太阳辐射和紫外线照射量明显增大。研究表明,在高原环境下,随着海拔的升高,空气中的氧分压不断降低,人如果长期处在这种缺氧环境中,严重者可出现低氧血症。由于人的神经组织对内外环境变化最为敏感,因此在缺氧条件下,脑功能损害最易发生,损害程度也比较严重,且暴露时间越长,损害越严重,特别是对感觉、记忆、思维和注意力等认知功能的影响显著而持久。研究人员发现,高原缺氧对人体感觉机能的影响出现较早,其中视觉对缺氧最为敏感。在海拔 4300米以上高度时,夜间视力明显受损,并且这种损害不会因机体的代偿反应或降低海拔高度而有所改善。人体的听觉机能也会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受到影响,大约在海拔5000米左右,人的高频范围听力下降, 5000~ 6000米,人的中频和低频范围听力显著减退,而且听觉的定向力也受到了明显的影响,这可能也是高原缺氧条件下容易发生事故的重要原因。此外人体的触觉和视觉等也会在严重缺氧时逐渐变得迟钝,在极端高度时还可能出现错觉和幻觉。高原特种保障车的设计,为高原生活以及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然而现有技术中的高原保障车,在供氧系统以及供电系统上都不能满足使用者日益的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供氧高原特种保障车以及其制造使用方法,有效地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供氧高原特种保障车以及其制造使用方法,包括高原保障车的车体内,所述车体内设有一组高原制氧机组、卫星电视、若干空调、若干氧气弥散口和直吸出口,所述空调和氧气弥散口分布在车体,高原制氧机组设置在车体靠近车头的位置,在车体顶部还设有数个顶置排风扇和卫星电视信号接收器,所述车体靠近发动机的位置还设有油机散热装置,发动机还连接有一取力发电机,取力发电机设置在车体地盘上;高原保障车的车体内部分为五个功能区,包括:高原制氧机组区、休息区、生活区、会议办公区、卫生间;所述高原制氧机组设置在高原制氧机组区内,卫星电视设置于会办公区;整个车体通过一控制系统将各个设备连接,控制系统包括带泄气阀的主机、检测装置、结构为触摸屏的输入/输出设备、以及电磁阀,主机还连接一氧气出口面板;
高原保障车的车体启动后,可根据需要启动的车体来车载高原制氧机组,当氧气的浓度和储量达到设定参数时,可通过车体方舱内暗埋的管道把所需的氧气输送到指定的使用终端(使用终端可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安装,氧气出口型号也可由用户自行选定);控制系统可根据用户使用方便需要安装在车体内任何一个区域,控制系统上通过检测装置检测定时循环吸气安全,可在触摸屏上设定并显示房间内的氧气浓度,实时反馈房间供氧情况,根据设定的氧气浓度值自动开启或关闭电磁阀。
作为优选,所述高原制氧机组包含压缩机、空气冷干过滤装置、空气存储罐、制氧主机、氧气存储罐以及检测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取力发电机包含取力发电机本体、电力平衡装置以及蓄电设备。
作为优选,所述车体内部设有排气减噪回路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管道为不锈钢结构,安装时使用氩弧焊接,安装完后进行高压保压测试,确保不出现泄漏,各主管及分支管路均设有止火阀及隔膜阀。
作为优选,所述氧气出口面板上设有可180度旋转调整的弥散口、直吸式插头以及调节阀。
作为优选,所述氧气出口面板可为弥散口、直吸式插头以及调节阀各一个的结构,也可为双弥散口、双直吸式插头的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系统还安装有充瓶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可以自身供氧的高原特种保障车,通过制氧机组为本发明内部空间进行供氧,完善了整个供氧系统;本发明对结构的设计,通过控制系统对车体内的设备进行智能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氧气出口面板其中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氧气出口面板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5为制氧机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凡,未经林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02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光纤网络的汽车电气系统
- 下一篇:一种轮毂电机驱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