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性分子筛催化剂用于丙烷催化裂解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48954.5 | 申请日: | 2013-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33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郭洪臣;刘家旭;艾沙努拉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9/44 | 分类号: | B01J29/44;B01J29/74;B01J29/89;B01J29/46;B01J29/48;B01J29/035;C07C11/04;C07C11/06;C07C11/09;C07C15/02;C07C5/333;C07C6/00;C10L3/06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梅洪玉 |
地址: | 116024***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性 分子筛 催化剂 用于 丙烷 催化 裂解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催化剂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改性分子筛催化剂在丙烷催化裂解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丙烷来自于油田液化气,也可来自于石油二次加工过程。丙烷可以作为蒸汽裂解原料,也可以用做脱氢原料。在蒸汽工艺中,丙烷通过自由基反应脱氢生成丙烯。丙烷的脱氢反应包括催化氧化脱氢和催化脱氢,氧化脱氢过程产物复杂不易分离、烯烃收率低,且易发生深度氧化。目前已经工业化的催化脱氢工艺有Oleflex工艺和Catofin工艺,其催化剂体系分别为Pt系和Cr系,它们共同的缺点是失活较快,需频繁连续再生,催化剂的再生周期一般为几个小时,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例如,Oleflex工艺使用的Pt系催化剂易中毒、对原料纯度要求高,Catofin工艺使用的Cr系催化剂存在着严重的污染环境的问题。因此,开发低温下具有高活性、高稳定性、高烯烃选择性的催化剂变得十分重要。
以下专利披露了丙烷的利用方法:
专利CN101411978A(2009)披露了一种丙烷脱氢制丙烯催化剂及其应用。其特征是:以Pt和Sn为活性组分,Zn和稀土金属为助剂,γ-Al2O3为载体制备催化剂。
专利CN101342494A(2009)披露了一种丙烷脱氢制丙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以ZnO为活性组分,HZSM-5为载体制备催化剂。
专利CN101481290A(2009)披露了一种丙烷脱氢制丙烯催化剂及其应用。其特征是:以CrO2为活性组分,SiO2为载体制备催化剂。
专利CN101108362A(2008)披露了一种低碳烷烃催化脱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以Pt为活性组分,ZSM-5为载体制备催化剂。
专利CN101066532A(2007)披露了一种丙烷脱氢制丙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以Sn为活性组分,ZSM-5为载体制备催化剂。
专利RU2280021C1(2006)披露了一种丙烷催化脱氢制丙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以V、W、Cr和Ca为活性组分,Al2O3为载体制备催化剂。
专利CA1262364A1(2006)披露了一种丙烷脱氢制丙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以Pt为活性组分,ZSM-12、ZSM-35、Y-沸石和丝光沸石为载体制备催化剂。
专利US5736478A(1998)披露了一种低碳烷烃催化脱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以Pt、Sn和K为活性组分,K-L沸石为载体制备催化剂。
专利US5258567A(1993)披露了一种由C2-C10催化脱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以Pt-Cr和Sn-Ga为活性组分,Al2O3为载体制备催化剂。
专利US4056576A(1977)披露了一种低碳烷烃催化脱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以Ga为活性组分,SiO2为载体制备催化剂。
还有很多专利涉及丙烷脱氢制丙烯催化剂,如:
涉及铂为活性组分的催化剂专利:CN102049267A(2011),CN101972664A(2011),CN101884922A(2010),CN101898130A(2010),CN101380587A(2009),CN101513613A(2009),CN101380587A(2009),CN101138734A(2008),CN101125298A(2008),CN101108362A(2008),CN101125298A(2008),CN101138734A(2008),CN101015802A(2007),CN1938245A(2007),CN1674988A(2005),US5736478A(1998),US5672796A(1997),US5639929A(1997),US5087792A(1992),CN1055303A(1991),US4506032A(1988),US4547618A(1985),US4083883A(1978)。
涉及锡为活性组分的催化剂专利:CN101898131A(2010),CN101898138A(2010),US4751342A(1988),US4469811A(198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89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通孔的重质陶瓷盘
- 下一篇:一种新型肩部防冻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