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棘轮扳手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48194.8 | 申请日: | 2013-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629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林大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景祥凯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3/46 | 分类号: | B25B13/46;B25B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棘轮 扳手 | ||
1.一种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头部;
一转轮,该转轮置入头部而能自转运动却不能离开头部;
一转向装置,包括:
一方向钮,位于头部外,该方向钮具有一多边段与一陷入多边段内部的纵向槽;
一扭矩弹簧,扭矩弹簧具有至少一圈的线圈,线圈介于一隐藏段与一外露段之间,令隐藏段连同线圈一起置入多边段的纵向槽而使隐藏段维持不动状态,在外露段到线圈之间形成一活动段;及
一卡掣爪,安装于头部内,该卡掣爪具有一用以容纳扭矩弹簧的该外露段和局部该活动段的横向槽,使卡掣爪与转轮维持啮接关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该头部具有一收容卡掣爪的第二容纳部,第二容纳部介于一第一容纳部与一第三容纳部之间且彼此相通,允许多边段及方向钮局部组装在第三容纳部而能转动,复以扭矩弹簧的活动段对卡掣爪提供朝向第一容纳部位移的作用力。
3.一种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中空壳形头部,头部具有一第二容纳部,第二容纳部介于一第一容纳部与一第三容纳部之间且彼此相通,该第三容纳部包括一直通第二容纳部的上凹部、一下凹部及一使该上凹部和下凹部保持连通的缩径部;
一转轮,置入头部第一容纳部而能自转运动却不能离开头部,转轮下方设置一露出头部的角柱,并在转轮圆周面突出多个连续的齿;
一转向装置,包括:
一方向钮,具有一深入上凹部的矩形多边段,在多边段角落沿对角线凹陷一纵向槽,凭借一突出多边段下方的铆合部,通过缩径部却不能离开,以至于方向钮相对头部灵活转动;
一扭矩弹簧,扭矩弹簧两端之间有至少一圈的线圈,自线圈到扭矩弹簧一端顺着半径的垂直方向延伸一活动段,活动段末梢弯曲一外露段,从线圈到扭矩弹簧另一端沿着半径方向弯曲一隐藏段,隐藏段与线圈共同置入多边段的纵向槽中,使隐藏段维持不动状态;及
一卡掣爪,卡掣爪置入第二容纳部内,卡掣爪前面成形至少一个卡掣齿,卡掣爪顶面成形一容纳该外露段和该活动段的横向槽,以扭矩弹簧的作用力驱使卡掣爪朝向第一容纳部位移,使卡掣齿与转轮对应的齿保持啮接咬合关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该方向钮有一圆盘与一成形于圆盘外围的尾杆,圆盘位于多边段上方且露出头部外面,自圆盘顶面到多边段成形一通往纵向槽的指示孔,指示孔内容纳扭矩弹簧的隐藏段。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呈三角造型的指示牌,指示牌填补指示孔位于圆盘顶面且形状对称的开口,该指示牌一角能够辨识活动段与外露段的方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该指示牌底面突出一根深入指示孔的杆。
7.如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该横向槽包括一容纳该外露段的浅沟与一深度自浅沟往卡掣爪背面递增而能收藏该活动段的深渠。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该深渠两侧宽度,以紧邻浅沟处最窄,愈靠近卡掣爪背面愈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该卡掣爪背面具有类似于第二容纳部围墙的曲度,并在卡掣爪背面中央成形一扩大多边段与扭矩弹簧活动范围的凹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景祥凯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景祥凯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819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附式液浸耦合超声检测换能器辅助装置
- 下一篇:pH电极在线自动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