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泡成形体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47129.3 | 申请日: | 2013-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6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石田龙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洛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L41/03 | 分类号: | F16L41/03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1 | 代理人: | 吴京顺;任晓航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泡 成形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泡成形体。
背景技术
在汽车等的空调装置中,例如,使用用于通风的管状的空调用管道。作为空调用管道已知的有,利用通过发泡剂使热塑性树脂发泡的发泡树脂的发泡成形体(以下,称之为“发泡管道”)。发泡管道由于能够同时实现高绝热性和轻量化,因此需求越来越大。
作为这样的发泡管道的制造方法公知有,用分割模具将熔融树脂合模,并向内部吹入空气而使其膨胀的吹塑成形方法。近年来,随着成形技术的提高,能够批量生产提高发泡倍数的发泡管道。
另外,作为本发明人在之前提出申请的技术,已公开的有通过作为发泡剂添加了超临界流体的发泡吹塑成形方法成形且外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发泡倍数控制在规定范围内的发泡管道(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5-241157号公报
发明内容
从将空气流动到其它部件的功能考虑,上述的发泡管道形成为:至少一部分为管状,且其端部为开口的管状部。如果通过使用现有的分割模具的吹塑成形方法制造这种形状的发泡管道,则在成形后的发泡管道上必须形成沿着管道一直延续到开口端的两条成形时的分模线。开口端与其它部件结合的状态下,开口端的强度不会成问题,但通过例如运送时的落下冲击等,从分模线处容易产生开裂或者龟裂。
因此,在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在包括设置有开口端的管状部的发泡成形体中,不容易使从在成形时形成的分模线附近的开口端处产生开裂或龟裂。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发泡成形体包括设置有开口端的管状部,其特征在于,成形时形成的分模线达到至所述开口端,至少在所述开口端附近,以所述分模线为界一侧的壁台阶状隆起。
根据本发明,在包括设置有开口端的管状部的发泡成形体中,能够不容易使从在成形时形成的分模线附近的开口端处产生开裂或龟裂。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方式的发泡管道的俯视图;
图2为实施方式的发泡管道的管状部的部分立体图;
图3为关于实施方式的发泡管道的管状部,从与开口端面平行的方向看的图;
图4为图3的沿A-A线的截面图;
图5为说明实施方式的发泡管道作用的图;
图6为表示制造方法中的第一工序的图;
图7为从模具侧面表示的制造方法中的第二工序的图;
图8为从分割模具的抵接面表示的制造方法中的第二工序的图;
图9为表示另一制造方法例子的图。
附图标号说明
1 发泡管道
100a~100d 管状部
101a~101d 管主体
102a~102d 嵌合部
103a~103d 锥形部
105 供给口
10 型腔
10a、10b 型腔面
11 环状硬模
12a、12b 分割模具
13 发泡型坯
14 吹入针
15 吹出针
16 调节器
17 背压调节器
20 油压马达
21 漏斗
22 气缸
24 储蓄器
26 柱塞
28 T压模
29 压模螺栓
30 调节滚轮
50 挤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泡管道的一个实施方式。
<发泡管道1的结构例>
首先,参照图1~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发泡管道1的结构例。图1为本实施方式的发泡管道1的整体俯视图。图2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发泡管道1的管状部100a的一部分的部分立体图。图3为关于图2中所示的管状部100a,在与开口端面平行的方向且分模线PL位于左右端的方向看的图。图4为图3中沿A-A线的截面图。
本实施方式的发泡管道1是将从空调单元供给的冷暖风流通到所希望的地方的重量轻的发泡管道,用分割模具将混合有发泡剂的热塑性树脂合模后通过吹塑成形来成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洛株式会社,未经京洛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71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