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体器官灌注管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43868.5 | 申请日: | 2013-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71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黄赤兵;陈益荣;范明齐;宋亚军;胡文刚;王瑨;孙祯;许晓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400037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体器官 灌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人体器官灌注管。
背景技术
目前,器官移植是救治器官衰竭(如肝、肾功能衰竭等)病人的最好办法。
由于离体器官在常温下(热缺血)短期内即趋向失去活力,因此需要对离体器官进行低温保存(冷缺血)。其方法是利用温度为0-4℃的器官灌洗液快速灌洗器官,之后再将器官放置到存有2-4℃灌洗液的容器中进行保存。
目前还没有专门用于器官移植使用的人体器官灌注管,在进行器官灌注时,通常采用导尿管或其他的引流管加以改造制成灌注管。虽然自行改造的灌注管能够完成灌注操作,但是由于制作者的改造手法不同,灌注管之间的差异较大,规格不统一,这既影响灌注操作时对灌注速度、灌注时间的控制,影响灌注效果,还存在着操作复杂、费时等问题。
由以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人体器官灌注管,以实现改善和提高灌注操作的效果,简化灌注操作的目的,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人体器官灌注管,改善和提高灌注操作的效果,简化灌注操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人体器官灌注管,包括管体,管体上沿由其头部至其尾部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气囊、出水孔和卡环,管体的尾部设置有与气囊相连通的气囊外口和与出水孔相连通进水孔。
优选地,在上述的人体器官灌注管中,管体的头部为实心的圆锥体。
优选地,在上述的人体器官灌注管中,气囊距管体头部的距离为1厘米。
优选地,在上述的人体器官灌注管中,气囊的长度为1.5厘米至2厘米。
优选地,在上述的人体器官灌注管中,出水孔距气囊的距离为1厘米。
优选地,在上述的人体器官灌注管中,管体上设置有多个出水孔。
优选地,在上述的人体器官灌注管中,三个直径为0.5厘米的出水孔以0.8厘米的间距沿管体的轴向螺旋依次排列。
优选地,在上述的人体器官灌注管中,卡环的长度为1.5厘米。
优选地,在上述的人体器官灌注管中,卡环可滑动地套设在管体上。
优选地,在上述的人体器官灌注管中,还包括卡环夹,卡环夹的头部设置有直径不小于卡环直径的环形钳口。
本发明所提供的人体器官灌注管,包括管体,管体上沿其头部至其尾部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气囊、出水孔和卡环,在管体的尾部还分别设置有与气囊相连通的气囊外口和与出水孔相连通的进水孔。
本发明所提供的人体器官灌注管主要用于在尸体移植供体摘取器官外科手术中进行灌注时所使用。在使用时,将人体器官灌注管的前端放置于腹主动脉内所需灌注的器官动脉近心端;然后对气囊鼓气,以阻断需灌注器官的腹主动脉近心端;再在血管外与灌注管圆环形卡环相对应处固定血管与卡环,使血管和卡环密切贴实,呈密封状态,防止灌注液溢漏至血管外;最后由进水孔注入灌注液,实施灌注操作。
与现有的通过改造所得的灌注管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灌注管具有统一的结构,同一规格的灌注管之间没有差异,使操作人员能够以更加准确的控制灌注的速度和时间,从而提高了灌注操作的效果;同时,相同的结构有利于提高操作人员的使用灌注管的熟练度,实现了简化灌注操作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人体器官灌注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人体器官灌注管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卡环夹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图1-3中:
管体1、气囊10、出水孔11、卡环12、气囊外口13、进水孔14、卡环夹2、半卡环夹20、钳口21。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人体器官灌注管,改善和提高灌注操作的效果,简化灌注操作。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38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桨毂整流罩蒙皮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具有前置进风口的壁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