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EPS保温型建筑板材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310043571.9 | 申请日: | 2013-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1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熊建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建珍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18/08;C04B16/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eps 保温 建筑 板材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EPS保温型建筑板材及其制备工艺,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居住条件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人均住房面积的扩大,随之而来的是对建筑材料需求的不断增加,现有的墙体大部分是以粘土类或水泥为胶凝剂的建筑材料,存在着高耗资源,工艺复杂,极易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还存在承重、放火、防潮等问题,混凝土的墙体可防止火焰但无法隔热,并且一部分水泥浇灌存在强度及密度的不均匀,对大火无法起到有效的隔热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作简单,稳定性好,有高强度,节能环保,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行业的EPS保温型建筑板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EPS保温型建筑板材,所述的EPS保温型建筑板材由粉煤灰、增强剂、活性剂、水溶性粘结剂、甲基纤维素、防水剂、聚苯乙烯、抗燃剂、沙石和水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各原料组分重量为:粉煤灰150g、增强剂20g、活性剂20g、水溶性粘结剂30g、甲基纤维素10g、防水剂15g、聚苯乙烯20g、抗燃剂10g、沙石100g和水100g。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a)中的搅拌时间为30分钟,所述的搅拌机为混凝土搅拌机。
进一步地,所述的聚苯乙烯为可发性EPS聚苯乙烯。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作简单,节能环保,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行业的EPS保温型建筑板材的制备工艺。
本发明所述EPS保温型建筑板材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取粉煤灰、增强剂、沙石、活性剂、水溶性粘结剂、水、抗燃剂和防水剂混合后,通过搅拌机搅拌均匀后,得均匀的混合液;
b}将a)所述的混合液与甲基纤维素和聚苯乙烯混合后,通过搅拌机搅拌20分钟,即得建筑混合物;
c)将b)所述的建筑混合物加入到板材模具内,通过振动机振动压缩成型,养护30-40天即可使用,即得EPS保温型建筑板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方法制造的EPS保温型建筑板材大大提高了建筑材料的强度,减轻了材料的自重,减少建筑物承重一半以上,减少建筑物的疲劳强度,延长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在高温中依旧稳定,在潮湿的环境下也不吸收水分,减少挥发性有化合物的排出,其制作简单,稳定性好,有高强度,节能环保,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行业。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本发明的EPS保温型建筑板材及其制备工艺,所述的EPS保温型建筑板材由粉煤灰、增强剂、活性剂、水溶性粘结剂、甲基纤维素、防水剂、聚苯乙烯、抗燃剂、沙石和水组成。
所述的各原料组分重量为:粉煤灰150g、增强剂20g、活性剂20g、水溶性粘结剂30g、甲基纤维素10g、防水剂15g、聚苯乙烯20g、抗燃剂10g、沙石100g和水100g。
所述步骤a)中的搅拌时间为30分钟,所述的搅拌机为混凝土搅拌机,通过搅拌机搅拌,安全、方便。
所述的聚苯乙烯为可发性EPS聚苯乙烯,所述EPS保温型建筑板材内含有百分之六十左右的发泡聚苯乙烯。
所述EPS保温型建筑板材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取粉煤灰、增强剂、沙石、活性剂、水溶性粘结剂、水、抗燃剂和防水剂混合后,通过搅拌机搅拌均匀后,得均匀的混合液;
b}将a)所述的混合液与甲基纤维素和聚苯乙烯混合后,通过搅拌机搅拌20分钟,即得建筑混合物;
c)将b)所述的建筑混合物加入到板材模具内,通过振动机振动压缩成型,养护30-40天即可使用,即得EPS保温型建筑板材。
养护30-40天以后再将其脱模,可以按照需求进行裁断加工,所述振动机的振动力为150kg/cm2,裁断加工后可以对建筑板材表面进行焊接、缝合、熔接金属材料或者非金属材料等处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方法制造的EPS保温型建筑板材大大提高了建筑材料的强度,减轻了材料的自重,减少建筑物承重一半以上,减少建筑物的疲劳强度,延长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在高温中依旧稳定,在潮湿的环境下也不吸收水分,减少挥发性有化合物的排出,其制作简单,稳定性好,有高强度,节能环保,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行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建珍,未经熊建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35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