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ED背光模块恒流驱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41418.2 | 申请日: | 2013-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7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职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G3/34 | 分类号: | G09G3/34 |
代理公司: | 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6 | 代理人: | 张一鸣 |
地址: | 215104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背光 模块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视机用LED背光模块恒流驱动装置的改进,尤其涉及一种可扩展性强、结构简单的多功能LED背光模块恒流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LED 是电流驱动器件,其亮度与正向电流成正比,为保证LED高效均匀发光,其驱动源应为恒流输出。随着平板电视朝薄型化发展,采用LED作为背光源已成为一种趋势。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很多驱动LED背光的IC,但价格较高,如附图1所示;此外,这些IC需要直流电源供电,造成了整个电源系统的复杂性;因为要经过两级转换,即交流电先转换成IC需要的直流电, 再在IC控制下转换成驱动LED灯条的直流电压,而且每一级转换都有能量损耗,造成电路整体效率不高,过于复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可扩展性强、结构简单的多功能LED背光模块恒流驱动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LED背光模块恒流驱动装置,包括电压转换模块、电压反馈模块、背光调整模块和恒流控制模块;所述电压转换模块通过反激式拓扑架构来产生直流电压,且所述直流电压用以给LED背光驱动点亮LED灯条;所述恒流控制模块通过控制MOS管的通断来控制流过LED背光驱动的LED灯条的电流,使其电流不超过LED所能承受的最大电流;所述电压反馈模块通过负反馈来实现对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出电压的控制,以达到将输出电压稳定在合适的范围内的目的;所述背光调整模块通过使能信号和亮度调整信号对电压转换模块进行控制。
优选的,所述使能信号可通过在高电平时背光工作状态和低电平时背光关闭状态这两种状态之间的切换来实现调节作用。
优选的,所述亮度调整信号为PWM信号,用其占空比的大小来调整背光的亮度。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方案所述的LED背光模块恒流驱动装置,由于包括电压转换模块、电压反馈模块、背光调整模块和恒流控制模块;所述电压转换模块通过反激式拓扑架构来产生直流电压,且所述直流电压用以给LED背光驱动点亮LED灯条;所述恒流控制模块通过控制MOS管的通断来控制流过LED背光驱动的LED灯条的电流,使其电流不超过LED所能承受的最大电流;所述电压反馈模块通过负反馈来实现对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出电压的控制,以达到将输出电压稳定在合适的范围内的目的;所述背光调整模块通过使能信号和亮度调整信号对电压转换模块进行控制;本发明所述的LED背光模块恒流驱动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再需要经由两级转换而来,而是经整流滤波后直接产生驱动LED灯条的直流电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功能少、可扩展性差且转换效率低、结构复杂的缺陷;电路简洁,效率高,成本低,能够精确灵活的调整背光电流,给LED背光控制提供了一个理想的选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现有技术的LED背光模块恒流驱动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附图2为本发明所述LED背光模块恒流驱动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附图3为本发明所述LED背光模块恒流驱动装置的电压转换模块电路图;
附图4为本发明所述LED背光模块恒流驱动装置的电压反馈模块电路图;
附图5为本发明所述LED背光模块恒流驱动装置的背光调整模块电路图;
附图6为本发明所述LED背光模块恒流驱动装置的的恒流控制模块中的电流控制电路图;
附图7为本发明所述LED背光模块恒流驱动装置的的恒流控制模块中的短路保护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发明。
如附图2-7所述的本发明的一种LED背光模块恒流驱动装置,包括电压转换模块、电压反馈模块、背光调整模块和恒流控制模块;所述电压转换模块通过反激式拓扑架构来产生直流电压,且所述直流电压用以给LED背光驱动点亮LED灯条;所述恒流控制模块通过控制MOS管的通断来控制流过LED背光驱动的LED灯条的电流,使其电流不超过LED所能承受的最大电流;所述电压反馈模块通过负反馈来实现对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出电压的控制,以达到将输出电压稳定在合适的范围内的目的;所述背光调整模块通过使能信号和亮度调整信号对电压转换模块进行控制;所述使能信号可通过在高电平时背光工作状态和低电平时背光关闭状态这两种状态之间的切换来实现调节作用;所述亮度调整信号为PWM信号,用其占空比的大小来调整背光的亮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职业大学,未经苏州市职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14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