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传输流体与电气的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39652.1 | 申请日: | 2013-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1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冯永仁;秦才会;王靖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9/02 | 分类号: | H01R39/02;H01R3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曲鹏;吴艳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输 流体 电气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传输流体与电气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随钻地层测试仪中,钻艇与钻艇之间要进行流体(压力油)与电气连接,钻艇之间的流体与电气连接是随钻地层测试仪研制的关键技术之一。现有两种短节间的电气与流体混合连接,一般都是通过快旋螺母将旋转运动变为直线运动,借助多针插头及流体连接管件实现。
然而,随钻地层测试仪的环境较为恶劣,仪器需要具备较高的防震动、冲击能力。而且,随钻环境钻井液等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在随钻测试仪中,两个钻艇之间依靠钻艇专用螺纹进行连接已经难以满足地层测试复杂多变的作业要求,利用快旋螺母将旋转运动变为直线运动也难以满足地层测试的灵活性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目前地层测试中钻铤之间现有的流体与电气连接装置难以满足作业要求以及灵活性较差的不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传输流体与电气的连接装置,包括公滑环和母滑环,其中:
该公滑环同轴地套在该母滑环中,二者可相对旋转;该公滑环的中心设置有流体通道;一端封口的该母滑环在与该公滑环配合后,留有与该公滑环中流体通道相连通的密封空间;该母滑环的壁上设置有与该密封空间相连通的流体通道;该公滑环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导电体,与该母滑环内表面上设置的导电体相配合;该公滑环朝向该母滑环开口端的端部上设置有母插座,与该公滑环的外表面上设置的导电体电连接;该母滑环壁内还设置有电气通道,设置在该母滑环端部上的母插座通过该电气通道与该母滑环内表面上的导电体电连接。
优选地,该公滑环的外表面以及该母滑环的内表面设置有相互配合进行限位的台阶。
优选地,该公滑环主要包括基体、环形金属片以及母插座,其中:
该环形金属片绝缘地设置在该基体的外表面上;
该母插座设置在该基体的一个端面上;
该环形金属片与该母插座相连。
优选地,该公滑环包括绝缘固定座,其中:
该绝缘固定座套在该基体的外表面上;
该绝缘固定座的外表面上分布该环形金属片。
优选地,该公滑环包括有与该母插座中母插针的数量相同的环形金属片,该些环形金属片与该母插座中的母插针一一对应地连接。
优选地,该公滑环中的流体通道在该基体安装该母插座的一端分成两个分支,其中一个分支垂直于该基体的轴线,其内设置有密封堵。
优选地,该母滑环主要包括基体、环形金属片以及母插座,其中:
该环形金属片绝缘地设置在该基体的内表面上;
该母插座设置在该基体的一个端面上;
该环形金属片与该母插座相连。
优选地,该母滑环包括绝缘固定座,其中:
该绝缘固定座套在该基体的内表面上;
该绝缘固定座的内表面上分布该环形金属片。
优选地,该母滑环包括有与该母插座中母插针的数量相同的环形金属片,该些环形金属片与该母插座中的母插针一一对应地连接。
优选地,该母滑环中的流体通道在该基体安装该母插座的一端分成两个分支,其中一个分支垂直于该基体的轴线,其内设置有密封堵;另一个分支朝向该基体的端面,连接有抽吸转接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安全、可靠用于随钻测井仪器中的流体与电气的混连。本申请的实施例将电气连接设置为环向接触,将流体通道设置于仪器轴线上,公、母滑环的电气和流体通道都能实现在周向上任意角度导通,提高了钻铤之间的灵活性,提高了整个地层测试作业的效率。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流体与电气的连接装置的构造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连接装置中公滑环的构造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连接装置中母滑环的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96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