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保健舱卡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38901.5 | 申请日: | 2013-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74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尤江云;王伟;刘东旭;孙志强;王文杰;邱鲁南;彭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爱生谊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 | 分类号: | G06K19/07;G06F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 代理人: | 朱永飞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舱卡,即,一种能够存储和管理个人健康信息的集成卡,属于健康日志、病历档案、病史资料的移动记录和智能分拣存贮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还没有同类产品及服务。
医学上,诊断疾病或评估患病风险的主要依据是患者的病史资料。患者就诊时大包小包地带去各种病历资料,但杂乱无章影响医生在短时间内总览全部,抓住关键,准确诊断。因此支持患者记录健康日志的,装载医院病历档案的,能自动分拣归类,智能识别异常情况,并形成阳性病历摘要的技术设备,对提高临床疾病的诊断水平,重大疾病的预防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所见的,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病史的技术,美国IBM公司的智慧医疗和健康中国2020项目等可算有所关联。这二种技术的主要异同比较如下表。
目前患者病史资料管理技术比较表
综上所述,由于综合分析患者的病史资料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所以出现IBM的医院信息系统注重支持医生从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之中,发现罹患相关疾病的风险强度,提出建设智慧医疗系统。政府也注意到关注居民的相关健康信息,对控制慢性疾病的发展有积极意义,故投资在社区配置了血压血氧的检测设施,收集记录居民日常的健康信息。但这些信息还都只是局部的供医生及相关研究人员查阅的,还不能对患者个体在多家医院、医院内外、较长时间的病史资料进行汇总存储,更谈不上进行自动分拣和智能分析,对临床医生在诊断治疗疾病时的参考价值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面向患者的便携式的保健舱卡,以供用户随时随地记录自己的健康日志,添加存贮医院的就诊病历和体检档案,可以智能分拣并自动形成阳性病历摘要,就诊时让医生一目了然,了解长期的病情变化,全面评估病史,以便快速做出准确诊断。相关信息还可以自动同步存储到用户的网络空间,方便患者在广域范围内得到医疗救助和支持,有效提高居民健康云的分析管理水平,提高疾病的诊断和预防水平。
本发明提供的保健舱卡,为一种能够存储和管理个人健康信息的集成卡,该保健舱卡集成内嵌了身份判别设备、病历存储设备、能够进行信息扫描、标准识别、病情信息捕获和发送的智能芯片。
所述身份判别设备可以包括身份安全芯片及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即近场通讯)芯片。
所述NFC芯片最好具备非接触交换病历信息的功能。
所述病历存储设备优选为能够对医疗信息分类入库管理的存储芯片。
所述存储芯片可以为云数据存储芯片。
所述保健舱卡可以设置有USB数据端口。
所述保健舱卡可以形成以下功能单元:
1)通过内置的身份安全芯片及NFC芯片形成灵敏辨识用户身份,提高病患风险识别的准确性的身份判别设备;
2)通过嵌入的具有数据安全管理的存储芯片,依据国家医疗信息分类标准能够对各家医院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判断,然后分门别类地入库管理,形成高性能病历存储设备,所述存储芯片最好为具有超大容量的云数据存储芯片,使之成为能广泛处理多家医院多种信息数据的高性能存储设施;
3)所述智能芯片能够作为异常病历识别设施,对各种病史资料进行智能辨析,将其中异常的内容识别出来,并排序形成用户的阳性病历摘要表,以作为系统分析判断用户病患风险的依据,并给医生提供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
4)所述智能芯片能够作为异常病情捕获设备,自动捕获用户的异常身体变化,不论用户录入了自己身体不适,标注了不舒适的等级程度后,智能芯片能自动识别捕获出来,并自动将异常病情发送给主管医生,方便医生随时了解患者身体情况,及时查看处理,避免重大疾病的发生发展;
5)具备非接触交换大容量复杂病历资料的能力的所述NFC芯片能够作为病历数据共享设施,使得保健舱卡所存储的各个医院的病历档案及个人健康日志,在到医院就诊或遇紧急情况急救时,只需非接触扫描本卡即可读取卡内信息,充分了解患者病情。
利用上述保健舱卡管理病例信息的方法也是本发明要保护的技术方案,可以对病例信息进行移动记录和智能分拣存贮管理。
所述管理病例信息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通过内置的身份安全芯片及NFC芯片,保健舱卡灵敏辨识用户身份,提高病患风险识别的准确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爱生谊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爱生谊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89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