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洲猪瘟蛋白工程疫苗的制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38763.0 | 申请日: | 2013-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27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殿明;蒲勤;齐春梅;李毅;田春辉;刘甜甜;任百亮;张导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红桥明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9/00 | 分类号: | C07K19/00;C12N15/62;C12N15/63;C12N1/21;A61K39/12;A61P31/20;C12R1/1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61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株洲***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非洲 猪瘟 蛋白 工程 疫苗 制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基因工程领域,主要涉及一种非洲猪瘟蛋白工程疫苗的制备。具体地,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非洲猪瘟重要结构蛋白P72、P54以及红细胞凝集素HA多个T细胞表位和纯化标签串联,并克隆入载体,转化宿主菌,经过发酵,纯化、乳化工艺制备,得到具有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效果的非洲猪瘟蛋白工程疫苗,用于非洲猪瘟疫情的防控。
背景技术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性疫病。国际兽医局将其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已将此病规定为一类动物传染病。ASFV是一个复杂的二十面体病毒,其特征与虹彩病毒科和痘病毒科的成员相似。ASFV为双股线性DNA基因组,根据病毒株的不同其大小为170~190 kb(Blasco等,1989;Tabares等,1980)。ASFV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病毒,基因组共有150多个开放阅读框,共编码100多种多肽,在不同的实验室所得到的结果有一定差异。ASFV病毒可以编码34种以上的结构蛋白,虽然病毒的结构蛋白很多,但是证实具有抗原性的蛋白仅有几种,Tabares(1980) 等发现6种,VP72,VP162,VP146,VP54,VP34,VP23.5,其中p72、p54、p30和p12,具有良好的抗原性。P72是一个主要的衣壳蛋白,占整个病毒粒子总蛋白的32%,国外研究表明,不同区域的ASFV 病毒诱导产生的P72抗体的相应抗原表位都相当保守,而且抗原性很稳定,常被用来作为血清学检测和免疫制剂。膜结构蛋白P54由D183L基因编码,含有一段跨膜区域,主要集中在衍生的内质网膜处,其与轻链细胞质动力蛋白DLC8存在特殊的交叉反应,并在细胞内摄作用及病毒加工过程中其重要作用。感染病毒后复制早期,病毒可激活细胞凋亡蛋白酶,诱发细胞脱噬作用。
ASFV有很好的抗原性,在感染期间能诱导产生高水平的特异性抗体。在感染后4d能检测到IgM,感染后6~8 d能检测到IgG (Sanchez- Vizcaíno等,1979)。并且初次感染后血清中的抗体能维持很长一段时间。抗ASFV的抗体能延迟临床症状的出现,减轻病毒血症,并能保护感染猪不会死亡(Onisk等,1994;Schlafer等,1984)。早期的实验表明实验感染和自然感染ASFV的猪血清中没有中和抗体。然而,康复猪用口蹄疫疫苗免疫时能产生正常水平的中和抗体,该实验证明了ASFV对体液免疫反应不存在负面影响(De Boer,1967)。其他学者(Ruiz Gonzalvo等,1986)也证明不同的ASFV分离株大部分能被恢复期血清中和,但总有10%的ASFV不能被中和。另外,Gomez-Puertas等(1996)报道,恢复期猪血清中的ASFV抗体能有效地中和感染易感细胞之前或之后的ASFV。然而,现在还不能证明ASFV的特异性抗体完全符合经典的病毒中和试验;另一方面,来自康复猪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能杀死感染ASFV的巨噬细胞(Martins和Leitao,1994),这表明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可能是保护性免疫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研究人员已经对ASFV 的生物学知识已经有了深入的了解,但目前还无法治疗ASF,也没有有效的疫苗来预防ASF。自从1963年第一个ASF弱毒疫苗在葡萄牙应用以来(Manso Ribeiro等,1963),人们做了许多努力以期制备满意的疫苗。灭活疫苗不能产生任何保护作用。弱毒活疫苗能使一些猪免受同源ASFV毒株的感染,但是这些猪部分会成为病毒携带者或出现慢性病变,当大规模使用弱毒活疫苗时,这种可能性会增加(Manso Ribeiro 等,1963;Sanchez Botija,1963)。其他研究表明,抗同源或一些异源ASFV毒株的猪血清能抑制(体外)与异源毒株相关但与异源毒株不同的毒株对细胞的感染(Ruiz Gonzalvo等,1986)。近年来的发现表明,针对ASFV蛋白p30、p54和p72的中和抗体不足以产生抗体介导的免疫保护( Neilan 等,2004)。
以往的疫苗均是以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为基础进行尝试,但效果均不理想。未来进一步开发以特异性靶向基因剔除(如编码入侵宿主防御系统的基因)为目标的安全性好和效力高的重组弱毒疫苗可能会产生较好的效果。尽管分子生物学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界定体内ASFV 相关毒力因子,但时至今日,由于其残余的毒力,仍没有证据表明合格的重组弱毒疫苗开发成功。研究人员(Jordi M. Argilaguet等,2012)基于成功诱导免疫反应抗原特性,开发了DNA 疫苗,但是免疫后仅能诱导部分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红桥明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红桥明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87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绝缘护套的电缆线连接线夹
- 下一篇:多功能阅读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