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SIM卡座开关系统及开关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38474.0 | 申请日: | 2013-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85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刘求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H04M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郝传鑫 |
地址: | 5238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sim 卡座 开关 系统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机SIM卡座的开关方式,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盗功能的SIM卡座开关系统及该系统的开关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智能手机“薄”的追求,为了节省更多手机的内部空间,现今从SIM卡发展出了另一种小型的SIM卡,即microSIM卡。而手机电池也从可更换式的可拆卸电池发展成为不可拆卸的内置电池,这样有利于进一步节省手机的空间布局。
目前,市面上越来越流行microSIM卡配内置电池的手机,这种手机的好处无需更换电池,充电时直接接上充电器即可,使用方便;因此,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同时亦受到小偷的注意。鉴于此,智能手机一般都具有关机密码的功能,当手机被盗后,小偷不能迅速关机,失主可以迅速拨打电话,有利于快速找回手机。但是,设置关机密码并不能有效的防盗。因为,此类手机的SIM卡座的结构设计都只是支持物理插入和拔出,这种手机一旦要是被偷了,假设此机设置有关机密码,小偷无法关机,无法拔电池,小偷只能拔出SIM卡来防止机主拔打此机号,所以只要小偷把SIM拔出,机主和手机就无法现场通信,无法找到手机。因此,配备只支持物理插拔microSIM卡的智能手机防盗能力并不理想。
基于上述的不足,需要一种具有防盗功能的SIM卡座开关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盗功能的SIM卡座开关系统。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SIM卡座开关系统的开关控制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SIM卡座开关系统包括:SIM卡座、电子开关模块、密码输入模块及中心控制模块,所述SIM卡座用于安装所述SIM卡;所述电子开关模块用于控制所述SIM卡座的插入或弹出;所述密码输入模块用于储存预设密码,及采集输入密码,并将所述输入密码与所述预设密码进行比对;所述中心控制模块用于收集所述密码输入模块的比对结果,并反馈到所述电子开关模块。
较佳地,所述SIM卡座开关系统还包括计数器模块,所述计数器模块储存密码比对次数的初值,以及收集所述密码输入模块比对次数的后值,并将所述后值与所述初值进行比对。
具体地,所述SIM卡座开关系统还包括报警器,所述报警器用于在所述后值大于所述初值时进行响铃报警。
一种SIM卡座开关系统的开关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录入一个预设密码,将所述预设密码进行储存;(2)收集输入密码;(3)将所述输入密码与所述预设密码进行比对;(4)输出结果,如果结果匹配,打开开关,所述SIM卡座弹出;如果结果不匹配,返回到步骤(2)。
较佳地,在所述步骤(1)之后还包括录入一个密码比对次数的初值,将所述初值进行储存的步骤。
具体地,在所述步骤(4)之后还包括如果结果不匹配,收集密码比对次数的后值,并将所述后值与所述初值进行比对的步骤。
具体地,在上述步骤之后还包括输出结果,如果所述后值大于所述初值时响铃报警,并对所述后值进行清零的步骤。
具体地,所述初值为3。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发明设置密码输入模块及电子开关模块,利用所述密码输入模块储存预设密码及采集输入密码,当手机上的SIM卡座需要拔出时将所述输入密码与所述预设密码进行比对,如果所述输入密码与所述预设密码匹配,则通过所述电子开关模块对所述SIM卡座进行打开,实现对所述SIM卡座进行电子开关的功能,不同于现有的SIM卡座需要手动插拔的方式,因此,手机被盗时可防止SIM卡被人为地拔出,从而使失主保持与手机取得联系,起到防盗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SIM卡座开关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发明SIM卡座开关系统的开关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84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终端多处理器通信接口系统及通信方法
- 下一篇:涡旋压缩机传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