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化处理家庭有机垃圾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38205.4 | 申请日: | 2013-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80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林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粤源包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5/02 | 分类号: | C12P5/02;C12R1/125;C12R1/02;C12R1/67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李玉平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处理 家庭 有机 垃圾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居民小区家庭垃圾的处理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化处理家庭有机垃圾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城市化的进程的推进加快,高密度的人居小区越来越多,各种高层建筑住宅如雨后春笋,这类人居小区每天排放大量的排泄物和各种生活垃圾,这些排泄物、垃圾不但加重了城市市政建设的投资负荷,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环境压力;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促使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种生活电器如空调器、热水器、电冰箱、洗衣机、风扇、电视机、电脑、音响等设备大量广泛使用,因而人居小区对能源供应的需求也不断加大,能源供应的矛盾也日益突出。据相关资料统计:我国除采暖外的住宅能耗包括照明、炊事、生活热水、家电、空调等,折合用电总量约占我国全年供电量的10份,而北方城镇采暖能耗占全国建筑总能耗的60份。可见,我国人居小区能源消耗量很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处理人居小区排泄物、厨房菜渣和其它有机生活垃圾,并转化成能源给人居小区供电的方法,以减少城市市政建设的投资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增加能源供应。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自动化处理家庭有机垃圾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粉碎:分选、回收家庭垃圾中的有机垃圾,对分选后的有机垃圾用粉碎机进行粉碎,加入发酵助剂进行混合;
B、发酵:将混合后的有机垃圾以及马桶的排泄物经排水管道输送到沼气池进行发酵,发酵产生的沼气经空气管道输送到沼气发电机组进行发电。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B具体为:将混合后的有机垃圾以及马桶的排泄物经排水管道输送到沼气池进行发酵,发酵产生的沼气经空气管道输送到沼气发电机组行发电;同时,由加热系统产生的热水通过水循环系统与沼气池的底部进行热交换,使沼气池内发酵沼液的温度稳定在适宜厌氧发酵的温度范围内。
水循环系统由隔热保温板、热水循环管和循环泵组成,热水循环管设置于沼气池底部,隔热保温板设置于热水循环管底部,循环泵的一端与加热系统的输出端连接,循环泵的另一端与热水循环管连接,沼气池与沼气发电机组之间连接有空气管道;热水循环管均做保温处理,加热系统产生的热水流经沼气池底部的热水循环管,与沼气池进行热交换,使沼气池内发酵沼液的温度稳定在适宜厌氧发酵的温度范围内。
沼气池内部装设有温度传感器,用于调控发酵沼液的温度,以确保发酵沼液的温度变化范围维持在2℃以内。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A中,粉碎机的粉碎细度为2~20目。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A中,有机垃圾和发酵助剂的重量比为100:0.1~0.3。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A中,发酵助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微生物组成:
产甲烷菌 30~40份
枯草芽孢杆菌 15~25份
高温放线菌 15~25份
黄曲霉 5~15份
酵母菌 5~15份
醋酸菌 1~10份。
产甲烷菌能在水解菌和产酸菌等协同作用下,使有机物甲烷化,产生甲烷;枯草芽孢杆菌菌体自身能合成α-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纤维素酶等酶类,能分解利用蛋白质、脂肪、多种糖及淀粉;高温放线菌能利用不同的碳水化合物,包括糖、淀粉、有机酸、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等作为能源;黄曲霉能产生淀粉酶、蛋白酶和磷酸二酯酶,能分解淀粉和蛋白质为小分子糖类和氨基酸;酵母菌在缺乏氧气时,可通过将糖类转化成为二氧化碳和乙醇来获取能量;醋酸菌在糖源充足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将葡糖变成醋酸,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能将酒精氧化成醋酸;产甲烷菌、枯草芽孢杆菌、高温放线菌、黄曲霉、酵母菌和醋酸菌复配使用,能加快升温发酵,成倍提高沼气池的产气速度及产气率。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A中,发酵助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微生物组成:
产甲烷菌 32~38份
枯草芽孢杆菌 17~23份
高温放线菌 17~23份
黄曲霉 7~13份
酵母菌 7~13份
醋酸菌 2~8份。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A中,发酵助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微生物组成:
产甲烷菌 35份
枯草芽孢杆菌 20份
高温放线菌 2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粤源包装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粤源包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82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钻削工具的引导件及钻削单元
- 下一篇:车辆用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