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阳红外采暖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37695.6 | 申请日: | 2013-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40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钟承尧;严世胜;邢诒存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D3/18 | 分类号: | F24D3/18;F24D19/00 |
代理公司: | 海口翔翔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46001 | 代理人: | 李勇 |
地址: | 571158 *** | 国省代码: | 海南;6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 红外 采暖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暖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太阳红外采暖系统。
背景技术
红外辐射采暖在欧洲已经应用20多年,将是未来的低碳供暖系统,符合绿色环保标准。毛细管网辐射采暖有极大的散热表面积,要求供水水温28℃-32℃(相应的红外波长9.62μm-9.50μm),比传统的低得多,高效节能。毛细管网与地源/水源热泵结合使用可以达到最高热效率,比传统供暖节能70%以上。
太阳能是分布广泛、丰富、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目前, 直接利用太阳能的太阳热水器是把太阳光能转换为热能,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得到广泛应用,也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间接利用太阳能的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和地源热泵把存储在空气中、江河湖海中、浅地层中的太阳能(广泛均匀的低温热能)转换为热能和冷能。
现有采暖大都用锅炉蒸汽,耗能巨大,环境污染严重;也有用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和地源热泵的,但仍用氟里昂机组,无贮能、无移峰填谷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舒适、节能、高效的太阳红外采暖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太阳红外采暖系统,包括太阳热水环路、辅助热水环路及供暖环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热水环路包括全天候太阳热水器、贮热水池、热水器电磁阀、热水器节流阀和水池泵,全天候太阳热水器的进口与贮热水池下方一个接口连接,出口依次通过热水器电磁阀、热水器节流阀、水池泵与贮热水池上方一个接口连接;所述辅助热水环路包括辅助热泵、贮热水池、辅助电磁阀、辅助节流阀和水池泵,辅助热泵的热水进口与贮热水池的热水出口下方另一个接口连接,辅助热泵的热水出口依次通过辅助电磁阀、辅助节流阀、水池泵与贮热水池的进口上方同一个接口连接;所述的供暖环路包括毛细管网、贮热水池、管网泵、管网电磁阀、管网节流阀、热水节流阀、氧气发生器、自来水节流阀,贮热水池上方的另一个接口依次通过管网泵、管网电磁阀、管网节流阀与毛细管网的热水进口连接,还通过热水节流阀与氧气发生器的热水进口连接,氧气发生器的冷水进口通过自来水节流阀与自来水管连接,毛细管网的出口与贮热水池下方的一个进口、辅助热泵的热水进口连接。
所述贮热水池由建筑材料构成,内部设有保温层。
所述贮热水池内部设有流量自适应布水器。
所述氧气发生器由铝合金材料构成箱体,内部设有绿藻、循环泵、风机、光源和蒸发器。
太阳热水与低温自来水混合成适合绿藻生长温度的水,在光源照射下,循环泵、风机和蒸发器的作用下,绿藻进行光合作用,产生大量氧气,吸收二氧化碳和吸附灰尘以及甲醛等异杂物质、气味成分,净化了空气,而在光合作用同时又将二氧化碳、甲醛等转化为新的有机体,周而复始,以把房间调到预定的空气新鲜度和相对湿度。
本发明太阳红外采暖系统,可根据气象条件、地理位置和用户要求等,从多种配置中选择最佳方案达到大幅度节能和十分舒适的环境:
1、大都由全天候太阳热水器供热水采暖,只在较长时间雨雪天,才启动辅助热泵,最高温度时段制热贮热,且设有流量自适应布水器,使池中水平衡升温,提高了效率;
2、可移峰填谷, 节省电费,缓解用电紧张;
3、采用水循环贮热供热系统,减少换热环节,以降低成本;
4、太阳热转换效率高,空气热转换能效高;
5、氧气发生器产生氧气,清除臭气,湿度可调,空气新鲜,环境舒适;
6、初投资、运行费和节电等,都优于同容量传统供暖系统,是一种舒适、节能、高效的采暖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太阳红外采暖系统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1、贮热水池;2、管网泵;3、管网电磁阀;4、管网节流阀;5、毛细管网;6、热水节流阀;7、氧气发生器;8、自来水节流阀;9、全天候太阳热水器;10、热水器电磁阀;11、热水器节流阀;12、辅助热泵;13、辅助电磁阀;14、辅助节流阀;15、水池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发明太阳红外采暖系统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师范大学,未经海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76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挂钩的插座面板
- 下一篇:一种铝互连线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