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阀门缓冲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34109.2 | 申请日: | 2013-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5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钱雪松;钱子凡;陈思源;汤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
主分类号: | F16K47/02 | 分类号: | F16K47/02;F16K15/00;F16F9/16;F16F9/36;F16F9/3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30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阀门 缓冲器 | ||
1.一种阀门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左销头(1)、连接套(2)、左活塞杆(4)、左端盖(5)、缸体(6)、活塞(8)、右端盖(11)、右活塞杆(12)、右销头(13)、单向阀(16);所述缸体(6)内拥有小内腔体(7)和大内腔体(10),所述缸体(6)的左端部与左端盖(5)相连接;所述缸体(6)的右端部与右端盖(11)相连接;所述活塞(8)安装在缸体(6)的内部,所述活塞(8)的左部与左活塞杆(4)的右端相连接,所述活塞(8)的右部与右活塞杆(12)的左端相连接;所述活塞(8)内安装有单向阀(16),所述单向阀(16)的出油口通过左连通路与活塞(8)左侧的油腔相连通,所述单向阀(16)的进油口通过右连通路与活塞(8)右侧的油腔相连通;所述左活塞杆(4)的左端通过缸体(6)的小内腔体(7)从左端盖(5)中穿出,并伸入连接套内腔(3)内;所述右活塞杆(12)的右端通过缸体(6)的大内腔体(10)从右端盖(11)中穿出;所述连接套(2)的右端与左端盖(5)的左部相连接,所述连接套(2)的左端与左销头(1)相连接;所述右活塞杆(12)的右端与右销头(13)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门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8)在缸体(6)的大内腔体(10)内移动时,活塞(8)的圆柱外壁与缸体(6)的大内腔体(10)内壁之间形成大环形通道(15),所述活塞(8)左、右侧的油液可以通过大环形通道(15)相互间自由流动,阀门缓冲器处于随动工作状态;所述活塞(8)在缸体(6)的小内腔体(7)内移动时,并从缸体(6)的大内腔体(10)向小内腔体(7)方向移动,活塞(8)的圆柱外壁与缸体(6)的小内腔体(7)内壁之间形成小环形通道(14),所述活塞(8)左侧的油液可以通过小环形通道(14)流向活塞(8)的右侧,并产生相应的阻尼效果,起到缓冲作用,阀门缓冲器处于缓冲工作状态;当活塞(8)在缸体(6)的小内腔体(7)内,并从缸体(6)的小内腔体(7)向大内腔体(10)方向移动,一方面,活塞(8)右侧的油液可以通过小环形通道(14)流向活塞(8)的左侧,另一方面,活塞(8)右侧的油液还可以通过单向阀(16)的右连通路、单向阀(16)、单向阀(16)的左连通路流向活塞(8)的左侧,阀门缓冲器处于随动工作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门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6)上设置有注油孔,阀门缓冲器可以通过注油孔注油,所述缸体(6)上的注油孔在阀门缓冲器完成注油后通过堵头(9)及密封件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门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6)的左端部与左端盖(5)之间安装有密封装置,所述缸体(6)的右端部与右端盖(11)之间安装有密封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门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活塞杆(4)和左端盖(5)之间安装有防尘、密封、导向装置,所述右活塞杆(12)和右端盖(11)之间安装有防尘、密封、导向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门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销头(1)上具有左销孔(17),所述右销头(13)上具有右销孔(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未经河海大学常州校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410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缆转接机构
- 下一篇:一种柴油机散热装置安装总成